苏铁花
《中华本草》:苏铁花
拼音注音
Sū Tiě Huā
别名
凤尾蕉花、铁树花、梭罗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(大孢子叶)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cas revoluta Thun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摘,鲜用或阴干备用。
原形态
常绿木本植物,不分枝,高1-4m,稀达8m以上。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,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,长0.5-2m,基部两侧有刺,刺长2-3mm,羽片达100对以上,条形,厚革质,长9-18cm,宽4-6mm,先端锐尖,边缘显着向下卷曲,基部狭,两侧不对称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中央微凹,下面浅绿色,中脉显着隆起。雌雄异株,雄球花圆柱形,长30-70cm,直径8-15cm;小孢子叶长方状楔形,长3-7cm,有急尖头,下面中肋及先端密生褐色或灰黄色长绒毛;大孢子叶扁平,长14-22cm,密生淡黄色或淡灰黄色绒毛,上部顶片宽卵形,边缘羽状分裂,其下方两侧着生数枚近球形的胚珠。种子卵圆形,微扁,顶凹,长2-4cm,径1.5-3cm,熟时朱红色,花期6-7月,种子10月成熟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华南和西南地区,多栽培于庭园。江苏、浙江及华北各地多栽于盆中,冬季置于温室过冬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大孢子叶略呈匙状,上部扁宽,下部圆柱形,长10-20cm,宽5-8cm。全体密被褐黄色绒毛,扁宽部分两侧羽状深裂为细条形,下部圆柱部分两侧各生1-5枚近球形的胚珠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甘;性平
功能主治
理气祛湿;活血止血;益肾固精。主胃痛;慢性肝炎;风湿疼痛;跌打损伤;咳血;吐血;痛经;遗精;带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花叶子
- 木防己
- 花斑叶
- 滇海水仙花
- 虎睛
- 银花子
- 花叶狗牙七
- 椴树根
- 光叶海桐叶
- 花生油
- 大横纹
- 滇西风毛菊
- 蕙兰
- 水茄冬叶
- 峨山雪莲花
- 杜仲叶
- 花叶冷水花
- 花叶秋海棠
- 花椒簕
- 花蕊石
- 大毛桐子根
- 滇榧子
- 滇竹根七
- 蕙实
- 点乳冷水花
- 白首乌
- 蝉花
- 雁肉
- 狗屎花
- 倒水莲
- 鸭皂树根
- 甘蔗滓
- 疳积草
- 花椒根
- 葫芦
- 大蕉皮
- 饭汤子
- 花椒
- 花点草
- 花荵
- 防己
- 花叶假杜鹃
- 花楸
- 花被单
- 大泡通叶
- 滇绿豆
- 大金银花
- 大黑药
- 观音莲
- 野芋实
- 野茶子
- 篦子三尖杉
- 对节树根
- 打米花
- 杜鹃花根
- 花椒叶
- 光叶巴豆
- 光叶闭鞘姜
- 滇南冠唇花
- 荷花
- 野花椒皮
- 虎尾轮根
- 独椒
- 虎骨
- 防风花
- 冬虫夏草
- 光叶海桐根
- 花花草
- 滇南马钱
- 花血藤
- 滇藏方枝柏
- 蒿枝七
- 薅田藨
- 煅石膏
- 防已
- 杜茎山
- 花蝴蝶根
- 荷苞花根
- 灯油藤子
- 大葫芦
- 阳起石
- 胡麻草
- 甘菊
- 花叶矮陀陀
- 葫芦巴
- 野鸦椿花
- 大麻叶佩兰
- 杜鹃花叶
- 单花芥
- 羖羊角
- 虎皮楠
- 雨久花
- 倒吊笔叶
- 甘菊花露
- 虎尾草
- 大花糙苏
- 野鸦椿根
- 冬葵叶
- 银紫丹参
- 野茄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