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指甲
《*辞典》:石指甲
拼音注音
Shí Zhī Jiɑ
别名
半枝莲(《药镜》),鼠牙半支(《百草镜》),瓜子草、佛指甲、狗牙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狗牙瓣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三七仔、土三七、黄瓜子草、鸡舌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白蜈蚣、狗牙齿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太阳花、枉开口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肉质草本,高10~20厘米。茎淡红色,枝纤细,倾斜,匍匐,接近花序处亦易生根。叶3枚轮生,倒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1.5~2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楔形,沿茎下延为半圆形的耳状片,全缘。花呈平展的2歧聚伞花序;萼片5,绿色,宽披针形至长圆形,几与花瓣等长;花瓣5,黄色,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5~8毫米,先端有较长突出的尖头;雄蕊10,药狭卵形,或长椭圆形,花丝细长;心皮5,稍开张。蓇葖果。种子细小,卵圆形,无翅而有细乳头状突起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倾斜处或岩石上。分布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、景天庚糖、蔗糖、果糖。
性味
甘淡,凉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性寒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凉,味甘淡;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消肿,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肝炎,热淋,痈肿,水火烫伤,蛇、虫咬伤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消痈肿。治湿郁水肿。""治诸毒及汤烙伤,疗痈,虫蛇螫咬。"
②《天宝本草》:"利小便,敷火疮肿痛,汤火症;退湿热,兼治淋症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喉头红肿,消痈肿,敷蛇伤及足生鸡眼。"
④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活血,止痛,清热,消肿,接骨,治痨伤咳嗽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一切大毒,如发背、对口、冬瓜、骑马等痈,初起者消,已成者溃,出腋亦少:鼠牙半支一两,捣汁,陈酒和服,渣敷留头,取汗而愈。(《百草镜》半枝莲饮)
②治水火烫伤,痈肿疮疡,毒蛇咬伤:鲜垂盆草一至四两,洗净,捣汁服。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③治喉头肿痛:鲜垂盆草捣汁一杯,加烧酒少许含漱五至十分钟,每日三、四次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临床应用
①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
用垂盆草片剂,根据制片工艺不同分为低温片(每片含生药3克)和常温片(每片含生药2克)。每服低温片3~6片,常温片5~7片,每日3次,3个月为一疗程。用低温片治疗迁延性肝炎、慢性肝炎20例,显效(自觉症状明显好转,转氨酶恢复正常巳达1个月)18例,转氨酶恢复正常大部分在治后2周左右;无效2例。用常温片治疗急性肝炎、慢性肝炎、迁延性肝炎共47例,显效(标准同前)27例,好转(症状改善,转氨酶下降或接近正常)5例,无效15例;显效病例转氨酶恢复正常多在2~4周间。低温片组随访半年以上,有波动者2例,复发7例;常温片组随访1~3个月,有波动者1例,复发5例。部分病例服药后出现饥饿感、胃部隐痛、肠鸣便溏等症,服33%氢氧化铝乳剂后大部分缓解。
②治疗痈疽等症
取鲜地蜈蚣2~4两,洗净捣烂,加干面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(如脓头已破,中间留一小孔,以便排脓),每日或隔日1次;另取鲜草1~2两捣汁冲服。治疗痈疽、痄腮、无名肿毒、蛇虫咬伤等50例,除3例无效外,均治愈。治愈时间最短1天,最长5天。实践证明:地蜈蚣草对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患,早期能消肿止痛,促进吸收;已形成脓肿者能加速局限,破溃排脓。其中对痈疽的疗效最为显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法半夏
- 笑靥花
- 砂仁花
- 骆驼蹄瓣
- 光亮密网蕨
- 鬼毛针
- 光枝勾儿茶
- 三月泡
- 鹅
- 栗毛球
- 白榄根
- 四叶草
- 甜瓜
- 林问荆
- 山香圆
- 鸭脚板草
- 金丝木通
- 鸡爪草
- 海盘车
- 粘毛黄花稔
- 雁肪
- 黑豆衣
- 地绵绵
- 狗脚迹
- 赤胫散
- 木槿根
- 牛马藤
- 九龙盘
- 衣鱼
- 铜线草
- 黄芽白菜
- 扁秆藨草
- 绣线菊子
- 红毒茴
- 狗筋蔓
- 密纹薄芝
- 山柳
- 糙叶水苎麻
- 十三年花
- 塔黄
- 银木荷皮
- 毛女贞
- 金瓜草
- 椰子浆
- 小朴松实
- 红头翁
- 淡豆豉
- 滇白芷
- 苦石莲
- 豆腐
- 香果树
- 三块瓦
- 金鸡纳
- 罗浮柿
- 扁担杆
- 脾寒草
- 草血竭
- 翠雀花
- 蓝实
- 煨姜
- 粗梗黄堇
- 苦竹沥
- 辫子草根
- 大散血
- 乌龟
- 血竭
- 狭叶当归
- 大花卫矛果
- (鱼彭)鱼鳃
- 党参
- 木麻黄种子
- 接骨木叶
- 地钱
- 虫牙药
- 山漆树
- 白炭
- 金雀儿
- 波棱瓜
- 墨汁鬼伞
- 壁虎
- 石楠
- 栝楼皮
- 棣棠花
- 米碎花根
- 露蕊乌头
- 红花菜
- 苦天茄
- 乌骚风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飘拂草
- 青蛇藤
- 透明草
- 淡味当药
- 蛤壳
- 假木通
- 牛髓
- 广香藤
- 合欢皮
- 栓皮栎
- 大黄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