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簪根
《中华本草》:玉簪根
拼音注音
Yù Zān Gēn
别名
玉簪花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sta plantaginea (Lam.) Ascherson.[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.;Funkia subcordata Spreng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、须根,洗净,鲜用或切片;晾干。
原形态
玉簪花,多年生草本。具粗根茎。叶根生;叶柄长20-40cm;叶片卵形至心状卵形,长15-25cm,宽9-15.5cm。花葶于夏秋两委从叶丛中抽出,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,后者长4-6cm,宽1.5-2cm;总状花序,花梗长1.2-2cm,基部具苞片,苞片长2-3cm,宽1-1.2cm;花白色,芳香,花被筒下部细小,长5-6cm,直径2.5-3.5cm,花被裂片6,长椭圆形,长3.5-4cm,宽约1.2cm;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,与花被等长,或稍伸出花被外;子房长约1.2cm;花柱常伸出花被外。蒴果圆柱形,长6cm,直径1cm。花期7-8月。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地区。资源分布: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性味
苦;辛;寒;有小毒
归经
胃;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下骨鲠。主痈肿疮疡;乳痈瘰疬;咽喉肿痛;骨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鲜品倍量.捣汁。外用,适量,捣敷。
注意
1.《品汇精要》:“凡服勿犯牙齿。”2.《药性切用》:“最能损齿去牙。”
各家论述
1.论玉簪花根之性捷利,不可轻用:倪朱谟:“玉簪花根,能解痈毒,化骨鲠之药也。其性捷利,推荡甚速,非可常服屡眼之剂。善用者惟取其随证权用而已。玉簪花根叶捷利推荡,力能化骨落牙,下胎断产,此猛利之物,除此数事外不可轻用。”(《本草汇言》)2.论玉簪花根取牙之验:张山雷:“玉簪根性质,据濒湖《纲目》下骨鲠,涂痈肿,取齿牙,颇与急性子约略相近。颐尝采鲜根捣自然汁,晒干作小丸,治牙痛欲落者,以一丸嵌痛处,听其自化。一丸不落,再嵌二三次,无不自落,而无痛苦,确验。又吾乡有齿痛甚剧者,闻人言玉簪根汁点牙自落,乃捣汁漱口,不一月而全口之齿无一存者,此是实事,可证此物透骨之猛,且其人年仅三十余也。”(《本草正义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狗乳汁
- 羊外肾
- 弓果藤
- 海狸香
- 火索麻
- 裸柱菊
- 紫茉莉根
- 兜冠黄共享
- 柞木皮
- 倒根野苏
- 干姜
- 丁香树皮
- 星色草
- 榅桲
- 蚕豆花
- 东北埃蕾
- 壁钱幕
- 海鹞鱼肝
- 南方红豆杉
- 催乳藤
- 紫弹树根皮
- 银耳
- 紫荆皮
- 冬里麻根
- 疳积草
- 直萼黄芩
- 合萌
- 狗仔花
- 美登木
- 月桂叶
- 小虎耳草
- 紫背金盘草
- 厚叶算盘子
- 莸叶醉鱼草
- 豉虫
- 厚膜藻
- 肖菝葜
- 华山矾
- 棱子芹
- 戴星草
- 回回蒜
- 厚叶沿阶草
- 水葫芦
- 黄蜀葵
- 痄腮树
- 冻绿叶
- 水虱草
- 紫木通
- 粟米草
- 东风螺壳
- 菊花参
- 芫荽
- 巴豆树根
- 小黄素馨
- 云南五味子根
- 华青皮木
- 蛇含
- 竹节蓼
- 天南星
- 熊脂
- 盲肠草
- 水朝阳花
- 枇杷叶露
- 水蔗草
- 洋草果
- 莲子草
- 兰花双叶草
- 高山唐松草
- 木薯
- 纤花千金藤
- 栝楼茎叶
- 朴树叶
- 芦竹笋
- 木瓜
- 柳叶绣球菊
- 泡桐木皮
- 涩梨叶
- 细叶十大功劳
- 燕麦灵
- 水仙
- 冰
- 豺皮樟
- 斜叶榕
- 栲栗叶
- 斜叶榕叶
- 老鼠脚迹
- 匍伏堇
- 薯莨
- 水松球果
- 羊胰
- 虾筏草
- 二仙桃
- 高寒露珠草
- 十字苔草
- 虎石头
- 合掌消
- 水马桑枝叶
- 蜜蜂房
- 五指山参叶
- 苏铁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