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山茶
《中华本草》:野山茶
拼音注音
Yě Shān Chá
别名
山茶花、茶花、红山茶花、四棱标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的山茶花为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南红山茶,这两种在云南各地分布甚广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南红山茶的花、叶、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amelliapitardiiCoh.St.[TheaspeciosaPit.exDiels]2.CamelliapitardiiCoh.St.var.yunnanicaSealy采收和储藏:冬季采集,晒干。
原形态
1.西南红山茶 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7m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,带红色;叶片革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.51-0cm,宽2.2-3.5cm,先端长尾状,基部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叶脉在上下面均明显。花两性,蔷薇红色至白色,通常单独顶生;小苞片及萼片9*10片,合生成杯状总苞,长2-3cm,外面有绒毛;花冠长3.5-5.5cm,花瓣5-8,基部1-1.5cm处附着于花丝上;雄蕊多数,长2-3cm,外轮花丝下部1/2-2/3合生成肉质筒状;子房上位,密生绒毛,花柱长2.5-3cm,基部有丝状柔毛,先端三浅裂。蒴果本质,球形,直径3.5-5cm,室背开裂。2.窄叶西南红山茶 本种与上种极相似,主要区别为:本种幼枝和嫩叶通常被柔毛,叶顶端渐尖,叶基部楔形,边缘细锯齿较密,花淡红色,苞片及萼片背部被褐色茸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800m的山沟、水旁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辛;苦;涩;平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活血止血;收敛止泻;解毒敛疮。主月经不调;月经过多;肠风下血;鼻衄;吐血;急性胃肠炎;痢疾;脱肛;白带;遗精;风湿痹痛;烧伤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研末,3-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干掺。
注意
《云南中草药》:"忌酸冷。"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凹裂毛麝香
- 暗鳞鳞毛蕨
- 四方拳草
- 枯萝卜
- 猩猩木
- 竹(鼠留)肉
- 安徽刺黄柏
- 矮柳穿鱼
- 绿青
- 柠檬
- 阔叶垂头菊
- 海芋
- 大接骨丹
- 大驳骨丹
- 鸡血七
- 盘龙参
- 辫子草根
- 榉树
- 银丝杜仲
- 华南紫萁
- 矮杨梅果
- 沙漏芦
- 矮杨梅皮
- 艾纳香根
- 阿尔泰紫菀
- 高原蚤缀
- 鲫鱼
- 黄龙藤叶
- 大叶铁包金
- 干漆
- 三台红花
- 金背枇杷果
- 阿尔太多榔菊
- 冻青叶
- 乌鳢
- 紫薇根
- 矮茎朱砂根
- 鳍蓟
- 车前草
- 曼陀罗子
- 单体蕊黄芪
- 张公鱼
- 金鱼
- 栀子叶
- 宜昌荚蒾叶
- 滇南冠唇花
- 偏瓣花根
- 荔枝草
- 黄桷树根疙瘩
- 华罂粟
- 天脚板
- 铁角凤尾草
- 阿尔泰扭藿香
- 紫花鱼灯草
- 滇白药子
- 昂天莲
- 白丁香
- 椬梧
- 小松藻
- 凤尾蕉花
- 安徽杜鹃
- 矮脚罗伞
- 安徽小檗
- 剑叶铁树
- 五代同堂根
- 凤眼草
- 火赤链蛇
- 毡盖木耳
- 金腰子
- 橡实壳
- 金露梅
- 闽粤千里光
- 山慈姑
- 山蒿
- 大荃麻
- 天山花楸
- 大泡通叶
- 罗浮柿
- 聚头蓟
- 总状绿绒蒿
- 秃疮花
- 茄叶
- 鲥鱼鳞
- 桦木皮
- 枫树
- 稗根苗
- 天鹅毛
- 冷杉果
- 榅桲
- 球核荚蒾
- 鸭脚黄边
- 红缘层孔菌
- 王瓜子
- 鹳肉
- 胡莲
- 小红人
- 偏花黄芩
- 三条筋
- 岩松
- 心叶野海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