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麦子
《中华本草》:野麦子
拼音注音
Yě Mài Zi
英文名
seed of Wild oat
出处
出自《重庆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vena fatua L. 2.Avena fatua L.var.glabrata Peter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脱壳取出种子,晒干。
原形态
1.野燕麦 一年生草本。秆直立,光滑,高60-120cm,有2-4节。叶鞘光滑或基部有毛;叶舌透明膜质,长1-5mm;叶片扁平,长10-30cm,宽4-12cm,微粗糙,或表面及边缘疏被柔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10-25cm,分枝有棱角;小穗长18-25mm,有2-3朵小花,其柄弯曲下垂,先端膨胀;小穗轴密被淡棕色或白色硬毛,其节脆硬,多断落;颖草质,几相等,通常有9脉;外稃质地坚硬,第1外稃长15-20mm,背面中部以下常有较硬的毛,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,长2-4cm,膝曲,芒柱棕色,扭转;雄蕊3,子房无毛。颖果被淡棕色柔毛,腹面具纵沟,长6-8mm。花、果期4-9月。 2.光稃野燕麦 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,主要区别在于:外稃光滑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。 2.光稃野燕麦生于山坡草地、路旁及农田中。资源分布:1.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 2.光稃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
性味
甘;温
功能主治
补心止汗。主虚汗不止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野麦子
拼音注音
Yě Mài Zi
出处
《重庆草药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燕麦草"条。
性味
甘,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温补,治虚汗不止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獭肝
- 枪花药
- 泉水
- 野颠茄
- 白鸭肉
- 白云花根
- 秋葡萄茎
- 土圞儿
- 野席草根
- 茄根
- 野洋参
- 巴旦杏仁
- 白花果
- 野香茅
- 白八角莲
- 芸苔
- 昆布
- 云牛膝
- 脐带
- 半春莲
- 茄稞虫
- 巴豆
- 白苏叶
- 羊肉
- 银叶柳
- 稗米
- 扛板归
- 昆明鸡脚黄连
- 郁金香
- 白枪杆根
- 八角金盘
- 秦艽
- 巴茅根
- 白藤
- 羊角藤叶
- 条叶垂头菊
- 桐油
- 烟锅草
- 秋葵
- 冰草根
- 白猪鼻孔
- 茄蒂
- 变叶胡椒
- 天仙藤
- 白藨
- 太白艾
- 白颖苔草
- 宽叶独行菜
- 气桐子
- 清沙草
- 兔皮毛
- 兔耳草
- 粤瓦韦
- 缘毛鸟足兰
- 羊屎条叶
- 羊心
- 白托柄菇
- 瞿麦
- 牙新渊
- 壁虎
- 土马鬃
- 野苜蓿
- 羊脂
- 白辣蓼
- 银白杨叶
- 甜叶菊
- 甜茶
- 白屈菜根
- 楸木果
- 玉簪根
- 巴豆壳
- 野竹兰
- 羊外肾
- 野西瓜苗子
- 柄马勃
- 白铃子
- 千年艾
- 田菁
- 凸额马先蒿
- 野枇杷
- 巴豆树根
- 天水蚁草
- 野芭蕉
- 天茄子
- 天雄
- 条裂山莴苣
- 桃树胶
- 芫荽
- 獭皮毛
- 百蕊草根
- 牵牛子
- 烟筒花
- 盐麸子根
- 白茅针
- 太子参
- 白补药
- 白饭豆
- 白丁香
- 千金子霜
- 奇林翠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