鳙鱼头
《中华本草》:鳙鱼头
拼音注音
Yōnɡ Yú Tóu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鳙鱼的头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stichthys nobilis (Richardson)
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捞,捕捞后,取其头部,除去鳃,洗净,鲜用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stichthys nobilis (Richardson)
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捞,捕捞后,取其头部,除去鳃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鳙鱼,体侧扁,稍高。腹鳍基底至肛门处有狭窄的肉棱。口端位,口裂稍向上倾斜。吻圆钝。眼小,下侧位,在头侧正中轴下方。鳃耙状如栅片,但不愈合,有鳃上器,耙数随个体增大而数量增多。鳞很小,侧线鳞99-115,背鳍3,7,很短,起点于腹鳍起点之后,胸鳍大而延长,末端起过腹鳍基部。臀鳍3,12-13。尾鳍深叉状,上下约等长。体灰黑色,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,具黑色细斑。腹部银白色。各鳍条呈灰白色,并有不少黑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淡水中上层鱼类,行动迟缓,性情温和,以浮游动物为主食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、珠江、黄河、黑龙江等流域。现全国大部地区有人工饲养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、珠江、黄河、黑龙江等流域。现全国大部地区有人工饲养。
性味
味甘;性温
功能主治
补虚;散寒。主头晕;风寒头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个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接骨丹
- 泽泻实
- 香花菜
- 鹅喉管
- 熊筋
- 软蒺藜
- 丝茅七
- 苦丁
- 陈火腿骨
- 贯众
- 砂仁花
- 蘘荷子
- 黄锁梅叶
- 翠雀花
- 漏斗菜
- 矮脚苦蒿
- 石脑油
- 吊灯花叶
- 白子菜
- 粘鱼须
- 鼠
- 风藤草根
- 苏木蓝
- 虉草
- 牛心果
- 披麻草根
- 青海马尾连
- 狗心
- 大发汗
- 上石田螺
- 龙眼树皮
- 牛西西
- 秤砣梨根
- 卷柏
- 雪猪油
- 蒲葵
- 鹿葱
- 西藏水黄连
- 矮脚龙胆
- 蓬莱草
- 篱栏子
- 鹧鸪血
- 蜇砂
- 红升丹
- 柱果木榄叶
- 笔筒草
- 叉分蓼
- 垂花香薷
- 莼
- 变叶榕
- 可爱花
- 雉子筵根
- 苦壶卢花
- 海白石
- 五角叶葡萄
- 山葛薯
- 黑穗石蕊
- 矮杨梅果
- 多斑紫金牛
- 艾叶
- 金盏菊根
- 金钟花
- 鹳骨
- 石筋草
- 桑霜
- 龙齿
- 铁浆
- 梧桐
- 鲎胆
- 獭肝
- 圆瓣冷水花
- 飘拂草
- 匍伏堇
- 石南
- 窝儿七
- 三钻风
- 泥鳅
- 金精石
- 茅瓜叶
- 小果皂角
- 矮卫矛
- 鹤虱风
- 中华石楠果
- 虎骨
- 陈壶卢瓢
- 腊雪
- 海柏
- 红花子
- 牌楼七
- 铅丹
- 鲨鱼胆
- 自事口草
- 林背子
- 鼠尾粟
- 覆盆子
- 大果巴戟
- 海鳗头
- 鲮鱼
- 藤子甘草
- 吉龙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