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茶
《中华本草》:土茶
拼音注音
Tǔ Chá
别名
苦丁茶、茶盖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红芽木的嫩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atoxylumformosum(Jack)Dyersubsp.pruniflorum(Kurz)Gogelin[TridesmisprunifloraKurz;CratoxylumpruniflorumKurz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红芽木 乔木,高5-12m。树干基部具刺,幼枝密被柔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薄革质或纸质,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5-11cm,宽2-3.5cm,先端短渐尖或圆钝,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,全缘,下面密生柔毛。花4-6朵集生于短枝上,单一,腋生;总花梗长约15mm,密生柔毛;花粉红色,直径1.5cm;花梗长2-3mm,密生柔毛;萼片5,外面密生柔毛;花瓣5,基部有不明显的鳞片;雄蕊多数,成3束,花丝较长,离生,与雄蕊束柄等长,每束有花药20-30个,药隔无腺体,基部合生;下位肉质腺体舌状;子房上位,3室,花柱3,自基部叉开,与子房近等长。蒴果椭圆形,黑褐色,无毛,长8-12mm,有宿存花萼。种子每室6-8颗,基部狭爪状,不对称,一侧有翅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槲皮素(quercetin),金丝桃甙(hype-roside),1,3,6,7-四羟基呫吨酮(1,3,6,7-tetrahydroxy-xanthone),杧果甙(mangiferin),异杧果甙(isomangiferin),左旋表儿茶精(epicatechin)。
性味
甘;淡;微苦;凉
归经
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解暑清热;化湿消滞。主感冒;中暑发热;黄疸;急性胃肠炎;阿米巴痢疾;疮疖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鳖甲
- 锦灯笼
- 仙鹤草根芽
- 剑叶玉簪
- 野茄树
- 细果角茴香
- 树扁竹
- 大树跌打
- 断血流
- 百齿卫矛
- 琼枝
- 郎伞木
- 四照花皮
- 藏茴香
- 狗缨子
- 化气兰
- 麻布七
- 银锁匙
- 鹿藿根
- 李子
- 乌龙摆尾
- 望月砂
- 红瑞木
- 羊肾
- 驴打滚儿草
- 四川苦丁茶
- 小冬青
- 花脸细辛
- 蘡薁
- 龙齿
- 白淋草
- 石蔓藤
- 石上柏
- 大青草
- 南瓜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虎睛
- 金乌贼(海螵蛸)
- 虾蟆皮
- 大叶凤仙花
- 自然铜
- 滇海水仙花
- 猪脬
- 喉痧药
- 竹节草
- 岩枇杷
- 小白薇
- 曲毛露珠草
- 大黑蒿
- 玉簪花
- 野猪外肾
- 一口红
- 小过路黄
- 红马蹄草
- 淡菜
- 狭叶鸦葱
- 短柄菝葜
- 黑沙蒿子
- 毛冬瓜根
- 牛髓
- 省沽油根
- 篱天剑
- 半柱花
- 钉耙七
- 紫薇
- 倒扣草
- 鸢胆
- 独叶岩珠
- 小泡通树
- 点乳冷水花
- 蝶兰
- 东廧子
- 豆梨
- 刀灰树
- 大黄连刺
- 黑龙串筋
- 红头草
- 杏花
- 牛蒡根
- 木姜子叶
- 核桃仁
- 瓜螺
- 青刺尖
- 华南皂荚
- 西归芹根
- 野高粱
- 银柴胡
- 花皮胶藤
- 野薴麻
- 银兰
- 管仲
- 戎盐
- 虎头兰
- 黄明胶
- 地莓子
- 野葱
- 土茯苓
- 小棕皮头
- 海蝰
- 朝鲜崖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