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腰散
《*辞典》:托腰散
拼音注音
Tuō Yāo Sàn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萝藦种植物朱砂藤的根。秋、冬采根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质藤本。根肉质,较粗,支根粗细相近。茎绿色,分枝;小枝纤细,被不明显的微毛。单叶对生;具柄;叶片厚纸质;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或近戟形,长4~10厘米,边缘浅波状,上面绿色,被极稀疏伏柔毛,下面灰白色或淡绿色,近无毛。伞形花序腋生;花萼5深裂,裂片卵状矩圆形,边缘有睫毛;花冠轮状,裂片旋转排列,内面有柔毛;副花冠的鳞片5片,肥厚膨大,肉质,先端分离;花粉块每室1个,下垂。蓇葖果,长角状,平滑。种子褐色,顶端有丝状束毛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疏灌丛中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等地。
性味
苦,温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理气,止痛,强筋骨,除风湿,明目。治胃痛,腹痛,腰胀痛,跌打损伤,有强壮之功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麻
- 透明草
- 臭牡丹根
- 钩吻
- 獾骨
- 金鸡脚
- 煅石膏
- 九龙藤
- 白屈菜根
- 豺皮樟
- 九节风
- 山海螺
- 梨枝
- 龙牙楤木
- 锦地罗
- 八月瓜
- 鸡嗉子花
- 木天蓼根
- 栘枍
- 油炸木
- 黄花鸢尾
- 木蜡树根
- 鸭血
- 香花刺
- 罗伞树
- 马蔺花
- 大叶苣荬菜
- 穗花杉根
- 猪鬃草
- 水胡满根
- 猫花
- 合掌草
- 金果榄
- 大一面锣
- 昆明山海棠
- 砒霜
- 猪鬃刚
- 青香藤
- 桑寄生
- 九里根
- 天目木兰
- 玫瑰茄
- 美穗草
- 鲫鱼
- 银鱼
- 山橿根
- 刀豆根
- 兔耳草
- 打碗花
- 复叶披麻草根
- 疏松卷柏
- 椋子木
- 滇鸡骨常山
- 石楠
- 撑篙竹
- 小婆婆纳
- 甜草
- 射尿拐
- 石蟹
- 白鹇
- 金钮扣
- 长年兰
- 廊茵
- 单刀根
- 庐山香科科
- 牛戳口
- 细枝柃
- 穿心莲
- 金雀花
- 水牛皮
- 荨麻
- 狐胆
- 杯苋
- 轮叶马先蒿
- 糙苏
- 孔雀尾
- 甘草节
- 蓍草
- 阔叶十大功劳
- 马桑叶
- 杧果核
- 山羊油
- 庐山楼梯草
- 过江龙
- 满山红根
- 拦路虎
- 莲蓬草
- 琼枝
- 唢呐花
- 石榴叶
- 苦蘵
- 独叶一枝花
- 白叶不翻
- 月季花根
- 牛眼珠
- 麻腊干
- 山薄荷
- 鳢鱼胆
- 越王余筭
- 短小蛇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