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脑
《中华本草》:薄荷脑
拼音注音
Bò He Nǎo
别名
薄荷冰
英文名
Menthol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全草中提炼出的结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ntha canadaensis L.
原形态
多年生芳香草本,茎直立,高30-80cm。具匍匐的根茎,深入土壤可至13cm,质脆,容易折断。茎锐四棱形,多分枝,四侧无毛或略具倒生的柔毛,角隅及近节处毛较显着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2-15mm;叶形变化较大,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、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2-7cm,宽1-3cm,先端锐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至近圆形,长级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,侧脉5-6对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具柔毛及黄色腺鳞,以下面分布较密。轮伞花序腋生,轮廓球形,花时径约18mm,愈向茎顶,则节间、叶及花序递渐变小;总梗上有小苞片数枚,线状披针形,长在2mm以下,具缘毛;花柄纤细,长2.5mm,略被柔毛或近无毛;花萼管状钟形,长2-3mm,外被柔毛及腺镤,具10脉,萼齿5,铗三角状钻形,长约0.7mm,缘有纤毛;花冠淡紫色至白色,冠檐4裂,上裂片先端2裂,较大,其余3片近等大,花冠喉内部被微柔毛;雄蕊4,前对较长,常伸出花冠外或包于花冠筒内,花丝丝状,无毛,花药卵圆形,2室,药室平行;花柱略超出雄蕊,先端近相等2浅裂,裂片钻形。小是对果长卵球形,长0.9mm,宽0.6mm,黄褐色或淡褐色,具小腺窝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1月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;有薄荷的特殊乞求气,味初灼热后清凉;乙醇溶液显中性反应。本品存乙醇、氯仿、乙醚、液状石蜡或挥发油中极易溶解,在水中极微溶解。本品熔点为42-44℃。取本品精密称定,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.1g的溶液,依法测定,比旋度为-49℃至-50℃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鉴别
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1g,加硫酸20ml使溶解,即显橙红色,24h后析出无薄荷脑香气的无色油层。
功能主治
疏风;清热。主风热感冒;头痛;目赤;咽喉肿痛;齿痛;皮肤瘙痒
用法用量
内服:0.02-0.1g,多入片剂含服。外用:入醑剂,软膏剂,涂搭。
制剂
片剂,醑剂,软膏剂。
临床应用
同薄荷油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中国药典》:薄荷脑
拼音注音
Bò He Nǎo
英文名
MENTHOLUM
来源
本品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的环状醇。
形状
本品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;有薄荷的特殊香气,味初灼热后清凉;乙醇溶液显中性反应。
本品在乙醇、氯仿、乙醚、液状石蜡或挥发油中极易溶解,在水中极微溶解。
熔点:应为42~44℃(附录ⅦC)。
比旋度:取本品精密称定,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.1g的溶液,依法测定(附录ⅦE),比旋度应为-49°至-50°。
鉴别
(1) 取本品1g,加硫酸20ml使溶解,即显橙红色,24小时后析出无薄荷
脑香气的无色油层(与麝香草酚的区别)。
(2) 取本品50mg,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,加硫酸6 滴与硝酸1 滴的冷混合液,仅显
淡黄色(与麝香草酚的区别)。
功能主治
芳香药、调味药及驱风药。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。
用法用量
0.02~0.1g,多入片剂含服。或入醑剂、软膏剂,外用涂患处。
贮藏
密封,置阴凉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青稞
- 驳骨丹
- 青琅玕
- 青蒿
- 青丝龙
- 雀榕叶
- 青棉花藤
- 青黛
- 黄耆茎叶
- 贝子
- 雀舌豆
- 青兰
- 青蒿根
- 苘麻
- 薜荔
- 雀梅藤
- 青海防风
- 菠菜子
- 红毛叶马蹄香
- 青皮
- 大蝎子草
- 青皮树
- 雀舌草
- 水底龙
- 黔羊蹄甲
- 铅
- 麒麟尾
- 豹子眼睛果
- 蓖麻
- 乌龟
- 篦齿蒿
- 豹药藤
- 笔筒草
- 背花疮
- 苞蔷薇根
- 青藏虎耳草
- 败酱
- 雀榕根
- 青蛙胆
- 青葙
- 逼血雷
- 薜荔汁
- 昂天莲
- 黄花堇菜
- 麒麟吐珠
- 衣鱼
- 青桐翠木
- 贝齿
- 青木香
- 丝瓜叶
- 铅霜
- 驱风通
- 笔管榕
- 薄叶卷柏
- 野黄麻
- 红茄苳
- 黄花紫丹参
- 杨梅树
- 寒莓叶
- 木瓜
- 无风自动草
- 崖姜
- 透骨草
- 铜苋菜
- 铁角凤尾草
- 禾叶风毛菊
- 鲩鱼胆
- 掐不齐
- 梅花
- 大黑药
- 水蓼根
- 泡桐叶
- 虫笋
- 罂粟嫩苗
- 多花景天三七
- 土良姜
- 苦连翘
- 通花花
- 茄子
- 裂叶秋海棠
- 大马蓼
- 东方狗脊
- 空心木
- 苎麻皮
- 青竹标
- 苦荬菜
- 铁牛钻石
- 短腺小米草
- 浙贝母
- 水棉花
- 决明子
- 新疆延胡索
- 大花素馨花
- 鹤虱风
- 将军树
- 蘘荷子
- 球花党参
- 多头风轮菜
- 水蛭
- 柴胡叶链荚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