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香狼毒
《*辞典》:瑞香狼毒
拼音注音
Ruì Xiānɡ Lánɡ Dú
别名
热甲巴(藏名)
英文名
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
来源
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a L.的干燥根。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、晒干。
形状
本品呈纺锤形、圆锥形或长圆柱形,稍弯曲,单一或有分枝,长短不等,根头部有地上茎残迹,表面棕色至棕褐色,有扭曲的纵沟及横生隆起的皮孔和侧根痕,栓皮剥落处露出白色柔软纤维。体轻,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呈纤维状。皮部类白色,木部淡黄色。气微,味微辛。
性味
辛,温;有毒。
鉴别
(1)本品粉末黄白色。在紫外光灯(365nm)下显淡蓝色荧光。木栓细胞黄棕色,韧皮部薄壁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,有细胞间隙。以网纹导管为主,直径30~50μm,偶见具缘纹孔导管。纤维无色,直径7~15μm。淀粉粒多为单粒,类圆形、盔帽形,层纹不明显,脐点点状或裂缝状,直径3~15μm。
(2)取本品粗粉5g,加乙醇20ml,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。将提取液浓缩至5ml,滤过,取滤液1ml,加镁粉少许,盐酸数滴,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,放置显品红色。
(3)取上述滤液1ml,置蒸发皿中蒸干,加硼酸的饱和丙酮溶液及10%枸橼酸丙酮试液各1ml,徐徐蒸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观察,显黄色荧光。
炮制
除去杂质,入牛奶中煮1~2小时,取出,晒干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肿,泻炎症,止溃疡,祛腐生肌,熬膏内服用于疠病,疖痈,瘰疠;外用治顽癣,溃疡。
用法用量
0.5~1g。通常外用。
注意
本品为三毒药之一,内服宜慎;孕妇禁用。
贮藏
置通风干燥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漆树
- 牛舌草
- 藤槐
- 鱵鱼
- 猪肚子
- 黄花蒿
- 长柄秋海棠
- 金刚藤
- 黑心姜
- 硫黄
- 金光菊
- 鸬鹚肉
- 罗伞树
- 竹鸡
- 山棯子
- 牛角瓜
- 柠鸡儿果
- 牛皮草
- 钻石风
- 大昏头鸡
- 榆皮涎
- 刺菠
- 石梓
- 阴香
- 大木通
- 狼紫草
- 禹白附
- 三轮蒿
- 燕子尾
- 黄花獐牙菜
- 地黄叶
- 柏树果
- 栾樨
- 女贞子
- 棣棠花
- 雉
- 黄海葵
- 方蟹
- 亮叶冬青根
- 地钱
- 龙头草
- 黑面叶
- 越王余筭
- 粟糠
- 橙子
- 木棉根
- 蓝花绿绒蒿
- 硬质早熟禾
- 钩吻
- 灵芝
- 小叶眼树莲
- 灵猫肉
- 羊皮
- 浮尸草
- 赤链蛇
- 金边兔耳
- 拟缺香茶菜
- 沙糖木
- 红缘层孔菌
- 百两金
- 水杨梅
- 头发七
- 大种鹅儿肠
- 带叶报春花
- 鳞片水麻
- 罗裙带根
- 仙桃草
- 越橘叶
- 护心胆
- 麦穗七
- 石瓜子
- 百合花
- 化橘红
- 腐沫
- 杉叶藻
- 合树菌
- 玉米油
- 土藁本
- 野牡丹根
- 滇白药子
- 谷皮树
- 谷皮藤
- 谷精草
- 干饧糟
- 牡荆叶
- 异叶青兰
- 杨栌耳
- 参须
- 石楠
- 老白花树皮
- 磨盘根
- 地八角
- 蚂蚁花根
- 绿玉树
- 石豇豆
- 罗汉松
- 刺楸树根
- 亮光菜
- 榧花
- 桂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