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友果
《中华本草》:胃友果
拼音注音
Wèi Yǒu Guǒ
别名
野樱桃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黄杨科植物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、春采收果实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野扇花 常绿灌木,高1-4m。有发达的纤维状根系。分枝较密,小枝被密或疏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6mm;叶片阔椭圆状卵形、卵形、椭圆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狭披外形,长2-7cm,宽7-30mm,变化很大,但常见为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3.5-5.5cm,宽10-25m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急尖或渐狭或圆,一般中部或中部以下较宽,上面亮绿,下面淡绿,叶面中脉凸出,无毛,稀被微细毛;大多数中脉近基部有1对互生或对生侧脉,多少成离基三出脉,叶背中脉稍平或凸出。花单性,雌雄同序,花序短总状,长1-2cm,花序轴被微细毛;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;花白色,芳香;雄花2-7,占花序轴上方大部,通常下方雄花有长约2mm的花梗,具2小苞片,小苞片卵形,长为萼片的1/3-2/3,上方雄花近无梗,有的无小苞片,萼片4(亦有3或5),内方的阔椭圆形式阔卵形,先端圆,具小纤毛,长3-3.5mm,花丝白色,长约6mm,花药黄色,背部着生,不育雌蕊细小,扁平;雌花2-5,生花序轴下部,连柄长6-8mm,柄上小苞多片,狭卵形,覆瓦状排列,萼片6,长1.5-2mm,子房卵状长圆形,花枝3。核果球形,直径7-8mm,熟时猩红至暗红色,宿存花技3或2,长2mm。花、果期10月至翌年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2600m的山坡、林下或沟谷中,亦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;微酸;平
功能主治
养肝安神。主头晕;目花;心悸;夜眠不安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鸡尾
- 锯鲨肝
- 金钗石斛
- 了哥王
- 金背枇杷
- 白茅针
- 暗紫贝母
- 野苦荬菜
- 野兔毛
- 东风螺壳
- 钩藤根
- 芜菁子
- 六角英
- 樗鸡
- 八目鳗
- 蓖麻叶
- 律草
- 檵花
- 粳谷奴
- 炮仗花
- 旱冬瓜
- 光板猫叶草
- 左黑果
- 早谷藨
- 金刚藤
- 老枪谷根
- 漆叶
- 南枳椇
- 獾骨
- 蜘蛛果茎叶
- 酪
- 荨麻
- 鸮
- 鹿衔草
- 岩椒草
- 马牙半支
- 岩藿香
- 大草蔻
- 仙顶梨
- 绵三七
- 虾须豆
- 灵砂
- 沙冬青
- 龙齿
- 竹叶椒叶
- 紫啸鸫
- 野胡萝卜根
- 湖北地黄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勒马回
- 狭叶香茶菜
- 竹卷心
- 雷丸
- 滑叶跌打
- 金刚刺
- 土大香
- 地骷髅
- 海螺厣
- 血叶兰
- 铁罗汉
- 河蚌
- 乌脚枪
- 椰子瓤
- 黄蜀葵
- 毒鱼藤
- 小年药
- 白残花
- 狗狗秧
- 枇杷叶
- 梁王茶
- 葱须
- 生瓜
- 螃蟹七
- 脾寒草
- 莺
- 竹节参
- 鳍蓟
- 罗汉松
- 山莴苣
- 止咳草
- 银不换
- 葛谷
- 亮叶冬青
- 龙眼叶
- 椰子浆
- 木竹子
- 矩叶大青
- 天荞麦根
- 南天竹梗
- 蓼子草
- 竹林消
- 广东升麻
- 合血香
- 漏斗瓶蕨
- 细叶桉
- 苏铁根
- 小对叶草
- 香木菌桂
- 邪蒿
- 紫云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