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紫贝母
《*辞典》:暗紫贝母
拼音注音
àn Zǐ Bèi Mǔ
别名
乌花贝母、松贝母
英文名
Unibract Fritillary Bulb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 C. Hsia的鳞茎。7~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,带泥曝晒或微火烘,随时用竹、木器翻动,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,装入麻袋,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,再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23cm。鳞茎直径6~8mm。叶多对生,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3.6~5.5cm,宽3~5mm。花单生,叶状苞片1枚;花被片长2.5~2.7cm,深紫色,有黄褐色小方格,宽6~10mm;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,花药近基着;柱头裂片很短,长约0.5~lmm。蒴果长1~1.5cm,宽1~1.2cm,有棱,棱上具狭翅,宽约1mm。花期6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海拔3200~4500m的草地上。主产四川、青海、甘肃。
形状
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,直径5~9mm,高4~8mm。表面类白色,较光滑。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,大鳞叶紧裹小鳞叶,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,习称“怀中抱月”,顶端较尖或钝圆,多闭合,底部较平整,微凹入。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。气微,味微甜。
化学成分
含去氢川贝碱(chuanbeinone)、西贝素(imperialine)。
性味
性微寒,味苦、甘。
功能主治
同"川贝母"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精石
- 半边风
- 鹊豆
- 一把伞
- 小年药
- 艾纳香根
- 石芥菜
- 安息香
- 盐麸叶
- 翠雀花
- 石楠
- 猬心肝
- 四方蒿
- 透明草
- 大避债蛾
- 莲子
- 牛耳草
- 水飞蓟
- 铁线莲
- 水翁花
- 苍条鱼鳖
- 黑皮跌打
- 雷丸
- 锅粑
- 粉叶地锦
- 尖刀苦马菜
- 星毛羊奶子
- 珠兰根
- 蕨麻
- 金丝草
- 大羽藓
- 多足蕨
- 骨节草
- 黑石耳
- 树花
- 柄果槲寄生
- 关白附
- 狗齿
- 柠檬桉叶
- 铜棒锤
- 刺血红
- 虫牙药
- 地钱
- 角花胡颓子
- 白矾
- 山橘叶
- 倒爪草
- 宽叶紫萁苗
- 天南星
- 红须须
- 贴骨散
- 酸果藤
- 荭草根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柠鸡儿果
- 散血莲
- 金钗石斛
- 波叶紫金牛
- 薇籽
- 云南红豆蔻
- 京大戟
- 鳙鱼头
- 一枝蒿
- 合欢皮
- 臭黄荆根
- 栓皮栎
- 盐蛇
- 大黄茎
- 野木瓜果
- 牡蛎
- 红牛尾七
- 有柄石韦
- 鯮鱼
- 广东升麻
- 鹰头
- 麻根
- 白子菜
- 樗鸡
- 刮筋板
- 草木王
- 鹅
- 桃枝
- 秤钩风
- 吐烟花
- 荔枝草
- 胆南星
- 丝瓜
- 五月霜
- 风车儿
- 金钱白花蛇
- 地筋
- 簕欓
- 萹蓄
- 鲎
- 蝌蚪
- 石彭子
- 黄颡鱼涎
- 山麻黄
- 龙血树
- 玳玳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