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紫贝母
《*辞典》:暗紫贝母
拼音注音
àn Zǐ Bèi Mǔ
别名
乌花贝母、松贝母
英文名
Unibract Fritillary Bulb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 C. Hsia的鳞茎。7~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,带泥曝晒或微火烘,随时用竹、木器翻动,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,装入麻袋,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,再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23cm。鳞茎直径6~8mm。叶多对生,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3.6~5.5cm,宽3~5mm。花单生,叶状苞片1枚;花被片长2.5~2.7cm,深紫色,有黄褐色小方格,宽6~10mm;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,花药近基着;柱头裂片很短,长约0.5~lmm。蒴果长1~1.5cm,宽1~1.2cm,有棱,棱上具狭翅,宽约1mm。花期6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海拔3200~4500m的草地上。主产四川、青海、甘肃。
形状
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,直径5~9mm,高4~8mm。表面类白色,较光滑。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,大鳞叶紧裹小鳞叶,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,习称“怀中抱月”,顶端较尖或钝圆,多闭合,底部较平整,微凹入。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。气微,味微甜。
化学成分
含去氢川贝碱(chuanbeinone)、西贝素(imperialine)。
性味
性微寒,味苦、甘。
功能主治
同"川贝母"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青藤
- 刺天茄
- 毛木树叶
- 单花金丝桃
- 小血光藤
- 可爱复叶耳蕨
- 壶卢秧
- 虾筏草
- 丽江独活
- 云南山梅花
- 凤尾参
- 杂交景天
- 甘草节
- 菊花叶
- 穿根藤
- 鸡爪参
- 劲直酢浆草
- 罐嘴菜
- 六方藤
- 圆瓣冷水花
- 美丽风毛菊
- 禾叶墨斛
- 老鼠簕
- 莱菔子
- 慈菇
- 大团囊虫草
- 番木瓜叶
- 勒管草
- 红土子皮
- 小连翘
- 燕麦草
- 醉针茅根
- 四脚蛇
- 大茶根
- 九子连环草
- 红树叶
- 葎草根
- 绿衣枳壳
- 女儿茶
- 南烛
- 木荷叶
- 枇杷花
- 三角草
- 狗骨节
- 向日葵茎髓
- 葎草
- 白草根
- 安息香
- 小蓟
- 虎爪
- 枸杞子
- 绳藻
- 鸡爪槭
- 金线风
- 凤丫草
- 茜草藤
- 岩指甲花
- 珠芽蓼
- 山五味子
- 盐肤子
- 小朴松实
- 西藏羊耳兰
- 福参叶
- 淫羊藿
- 赖草
- 天麻茎叶
- 牡蛎
- 木蜡树叶
- 球兰
- 灯台莲
- 酱
- 鸭脚木皮
- 万年柏
- 展花乌头
- 金银花
- 桐油
- 通天草
- 逆阿落
- 红扁藤
- 肾子藤
- 黄茅
- 落霜红
- 广香藤
- 东野菰
- 十姊妹
- 白茎鸦葱
- 心叶百合
- 露兜竻心
- 华千金藤
- 大花卫矛果
- 苦瓜藤
- 灰锤
- 羯布罗香
- 茅苍术
- 纤齿卫矛
- 野粟
- 夜关门
- 金狮藤
- 兔肝
- 草柏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