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头虫
《*辞典》:叩头虫
拼音注音
Kòu Tóu Chónɡ
别名
跳百丈(《纲目拾遗》),跳搏虫、膈膊虫(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,跳米虫、蛷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剥剥跳(《系统动物学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叩头虫科昆虫有沟叩头虫等的全虫。
原形态
体细长而略扁平,长约18毫米,浓栗色,有光泽,密被金黄色短毛。头部扁平,头顶有三角凹洼,具复眼一对。触角雄虫11节,锯齿状;雌虫12节线形,长可达鞘翅末端。前胸后方,有角状突起,与中胸嵌合。翅2对,鞘翅上有纵沟,至末端渐狭.足3对,黄褐色,跗节5节;前、中两肢的基节球状,后肢的基节呈扁平板状。腹部5节,各节能活动自如。幼虫体细圆而长,略扁,外皮角质,金黄色,两侧多毛。如按压其后部,则胸部活动如叩头状;如仰放则能运动其前胸与中胸的关节而向上跳跃。幼虫多栖于地下,啮食作物的种子、根及茎等。
常见的尚有细胸叩头虫及褐纹叩头虫等。
性味
《泉州本草》:"辛,微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泉州本草》:"强身健筋骨,除疟。治疟疾,筋骨酸痛,四肢痿痹。"
复方
①绝疟:叩头虫一个。安眉心,膏药盖住。(《百草镜》)
②治小儿初学行步,气力不足:叩头虫十四只(醋浸),涧蛙一只,同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③治四肢痿痹,行动不便:叩头虫,酒炙为末,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叩头虫
拼音注音
Kòu Tóu Chónɡ
别名
跳百丈、跳搏虫、膈膊虫、跳米虫、蛷、剥剥跳
英文名
Burrowed Click Beetle
出处
出自《纲目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叩头虫科动物有沟叩头虫等的全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采收和储藏:春季至秋季捕得后,入沸水中烫死,晒干。
原形态
有沟叩头虫,体细长而略扁平,大约18mm,浓栗色,有光泽,密被金黄色短毛。头扁平,头顶有三角凹洼。复眼1对。触角雄虫11节,雌虫12节。鞘翅上有纵沟。足黄褐色。腹部5节,各节能活动自如。如按压其后部,则胸部活动如叩头状;如仰放则能运动其前胸与中胸的关节而向上跳跃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成虫多栖于山地草丛、林缘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形状
常见的尚有细胸叩头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及褐纹叩头虫Melanotus caudex Lewis.等。
性味
味辛;微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强壮筋骨;截疟。主手足痿软无力;小作行迟;疟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炖熟,10-15只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贴敷。
各家论述
《泉州本草》:强身健筋骨,除疟。治疟疾,筋骨酸痛,四肢痿痹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天目木姜叶
- 野鸡草
- 刺萆薢
- 水杨木白皮
- 罗锅底
- 杏仁
- 羊肚
- 鳢鱼
- 功劳叶
- 溲疏
- 莨菪
- 红丝线
- 老鸦花藤
- 花叶狗牙七
- 水麻
- 蛇根木
- 莲衣
- 鸽粪
- 使君子叶
- 山萩
- 红果参
- 猫肝
- 伊贝母
- 亚麻
- 猪殃殃
- 菊花根
- 石香葇
- 短柄五加
- 鸡大腿
- 芸薹子油
- 瘤孢地菇
- 紫红鞭
- 景天三七
- 马钱子
- 花楸
- 夜明砂
- 大夜关门
- 黑面叶
- 炮姜
- 湖瓜草
- 黑穗石蕊
- 降香
- 石凉伞
- 多斑紫金牛
- 黄芩
- 菊苣
- 珊瑚冬青
- 满天星
- 黄竹参
- 家独行菜
- 黑种草
- 旱田草
- 上树咳
- 野鸡肉
- 刺楸
- 水蔗草
- 翼核果
- 土木贼
- 椿树花
- 夏枯草露
- 杜梨
- 野薴麻
- 柳白皮
- 姬蕨
- 石螃蟹
- 木防己
- 榄仁树皮
- 三消草
- 毛蜂斗草
- (鱼彭)鱼鳃
- 猪肉
- 鱼脑石
- 黄皮根
- 小接骨丹
- 刺参
- 衡州乌药
- 莲房
- 酸模
- 嘉兰
- 天牛
- 叉枝鸦葱
- 山莨菪
- 黑藁本
- 栾华
- 树甘草
- 树扁竹
- 天门冬
- 向日葵花托
- 棕榈
- 咸秋石
- 看麦娘
- 深山不出头
- 毛水苏
- 山香圆
- 橙子皮
- 豪猪千
- 芭茅
- 山玉桂
- 锦地罗
- 峨眉紫金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