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蓬子根
《中华本草》:天蓬子根
拼音注音
Tiān Pénɡ Zǐ Gēn
别名
搜山虎、浆柳根、白商陆、小独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天蓬子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tropanthe sinensis (Hemls.)Pascher[Scopolia sinensis Hemsl。;Anisodus sinensis Pascher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0.8-1.5m。茎常带深蓝紫以。叶在茎下部互生,上部常一大一小双生;叶柄几无或长达4.5cm,叶片纸质,椭圆形至卵形,长11.5-17.5cm,宽4.5-7.5cm,全缘,两面无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纤细,稍下垂;花萼纸质,半球状,5浅裂,果时增大成膀胱状,不贴近果实而远较果产大;花冠漏斗状筒形,黄绿色,裂片5,左右对称,上面1片略大,半圆形,两侧裂片三角状半圆形,下面两片半圆形;雄蕊5;子房圆锥状,2室,花柱圆柱状;花盘橙红色,蒴果球状,直径1.8-2cm,为膨大的宿萼所包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杂木林下阴湿处或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及云南。
化学成分
根茎含总生物碱 2.70%-3.55%,其中天仙子胺(旧称莨菪碱)(hyoscyamine)1.10%-1.50%,东莨菪碱(scopolamin)1.65%-2.05%,还含东莨菪素(scopoletin),红古豆碱(cuscohygrine)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;大毒
功能主治
散风寒;活络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瘫痪;跌打伤痛;破伤风
用法用量
内服:0.9g,泡酒500ml,每次饮5-10ml。
注意
本品大毒,内服宜慎。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天蓬子根
拼音注音
Tiān Pénɡ Zǐ Gēn
别名
新莨菪、搜山虎[云南]、拟癫茄
来源
为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天蓬子Scopolia sinensis Hemsl. [Atropanthe sinensis (Hemsl.)Paschi]的根。秋、冬采集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性味
辛、苦,温。有大毒。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,舒筋活络,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关节疼痛,瘫痪,破伤风。
用法用量
7厘,或适量浸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通花花
- 太白鹿角
- 独脚蟾蜍
- 土连翘
- 土蜂子
- 桃儿七
- 癞皮根
- 铁骨银参
- 异野芝麻
- 关白附
- 灯笼果
- 短毛熊巴掌
- 透骨香
- 糖荠
- 川白苞芹
- 红马蹄乌
- 孔雀草
- 野漆树根
- 条参
- 踏膀药
- 田螺壳
- 胎生铁角蕨
- 通天草
- 商陆
- 蓖麻子
- 水牛尾
- 泽漆
- 土马骔
- 土草果
- 木黄连
- 秋枫
- 托里贝母
- 祁州一枝蒿
- 田高粱
- 天王七果实
- 蝴蝶树
- 鲱鱼
- 鹄油
- 禾叶墨斛
- 白刺花
- 毛莸
- 蓑草
- 岗松
- 绿矾
- 大花美人蕉
- 羊角藤叶
- 酒
- 茴香茎叶
- 黑汉条
- 淡秋石
- 黄花香
- 五月霜
- 和合草
- 猕猴桃藤中汁
- 调经草
- 桃奴
- 鱼鳔
- 杓儿菜
- 粉萆薢
- 土荆皮
- 桃胶
- 蚕豆叶
- 黄毛榕
- 铁仔
- 黄堇
- 梧桐
- 桐叶千金藤
- 马绊草
- 变叶胡椒
- 莲子
- 通脱木花上粉
- 短蕊万寿竹
- 桃茎白皮
- 锡生藤
- 花木通
- 磨盘草
- 雕头
- 太白花
- 金莲花
- 牛嗓管树
- 海风藤
- 女金丹
- 小毛蓼
- 青蛇莲
- 中国繁缕
- 土细辛
- 苦壶卢花
- 岭南花椒根
- 假蒟子
- 大将军
- 茨菇草
- 倒爪草
- 藏菌陈
- 刺花椒
- 钮子七
- 荩草
- 土色牛肝菌
- 土香榧
- 石帆
- 跳八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