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豆叶
《中华本草》:绿豆叶
拼音注音
Lǜ Dòu Yè
英文名
Mung Bean leaf, Green Gram leaf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绿豆Vigna radiata (L.)R.Wilczak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gna radiata (L.)R.Wilczak [Phaseolus radiatus L.;P.mungo auct.non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随采随用。
原形态
绿豆 一年生直立或顶端微缠绕草本。高约60cm,被短褐色硬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;叶柄长9-12cm;小叶3,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,侧生小叶偏斜,长6-10cm,宽2.5-7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、楔形或截形,两面疏被长硬毛;托叶阔卵形,小托叶线形。总状花序腋生,总花梗短于叶柄或近等长;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,有长硬毛;花绿黄色;萼斜钟状,萼齿4,最下面1齿最长,近无毛;旗瓣肾形,翼瓣有渐窄的爪,龙骨瓣的爪截形,其中一片龙骨瓣有角;雄蕊10,二体;子房无柄,密被长硬毛。荚果圆柱形,长6-8cm,宽约6.mm,成熟时黑色,被疏褐色长硬毛。种子绿色或暗绿色,长圆形。花期6-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归经
肝;大肠经
功能主治
和胃;解毒。主霍乱吐泻;斑疹;疔疮;疥癣;药毒;火毒
用法用量
内服:捣汁,15-30g。外用:适理,捣烂布包擦。
复方
治风癣干疥: 绿豆叶,捣烂,和米醋少许,用旧帛擦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各家论述
1.《开宝本草》:霍乱吐下,绞汁和醋少许,温服。2.《本草汇言》:治疔毒、癍疹,金、石、丹、火诸毒及霍乱吐下,并绞汁,和温汤饮之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绿豆叶
拼音注音
Lǜ Dòu Yè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。
性味
《本草汇言》:"味苦,气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吐泻,斑疹,疔疮,疥癣。
①《开宝本草》:"霍乱吐下,绞汁和醋少许,温服。"
②《本草汇言》:"治疔毒、癍疹,金、石、丹、火诸毒及霍乱吐下,并绞汁,和温汤饮之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捣汁,0.5~1两。外用:捣烂布包擦。
复方
治风癣干疥:绿豆叶,捣烂,和米醋少许,用旧帛擦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翠鸟
- 多叶花椒
- 苍术
- 金刚藤
- 茶叶
- 穿地龙
- 臭菘种子
- 广藤根
- 高山唐松草
- 地枫皮
- 自事口草
- 自消容根
- 苍耳花
- 糙叶水苎麻
- 可爱花
- 白背枫
- 鲢鱼
- 竹叶防风
- 云南野当归
- 玉米
- 金橘
- 海风藤
- 块茎糙苏
- 黄河裸裂尻鱼
- 鸭屎树
- 白犁头草
- 天文草
- 丝棉木叶
- 牛肝菌
- 多脉鹅耳枥
- 香附
- 爆仗竹
- 粉绿藤
- 菥蓂
- 狗尾草
- 赤瓟根
- 刺海松
- 零陵香
- 脆蛇
- 茨黄连
- 牛胆参
- 苍山橐吾
- 苍耳子
- 紫麻
- 臭藤子
- 粗叶木叶
- 鸡爪七
- 蒜梗
- 吉祥草
- 糙叶树皮
- 翠蓝草
- 羊脬
- 毒芹根
- 叶上花
- 龙脑膏香
- 古柯
- 多花筋骨草
- 黑顶卷柏
- 罗甸沟瓣
- 威灵菊
- 臭菘
- 莲状绢毛菊
- 矮叶书带蕨
- 竹柏根
- 灵猫香
- 烟管蓟
- 牛毛毡
- 圆叶南蛇藤根
- 大叶香薷
- 地黄瓜
- 刺果藤
- 小鹭鸶兰
- 藏山药
- 鲫鱼
- 红吹风
- 鲐鱼
- 龟胶
- 五爪金龙
- 云南丹参
- 酢浆草
- 火炮草果
- 翅果唐松草
- 皂角菌
- 饭团根
- 云南红豆蔻
- 催产草
- 土白蔹
- 秤钩风
- 三丫苦叶
- 桑皮汁
- 路旁菊
- 陆英根
- 蛇目菊
- 臭山羊
- 长毛柃叶
- 穿耳菝葜
- 熊油
- 白花蛇目睛
- 粗皮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