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草鞋
《中华本草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、铁足板
英文名
Herb of Fragrant Waxplant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香花球兰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ya lyi Levl.[H.yuennanensis Hand.-Mazz]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茎被黄毛。叶对生,薄革质;叶柄被黄色长柔毛;叶征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,有时倒披针形,长7-10(-19)cm,宽2-3(-4)cm,先端短渐尖至钝形,基部楔形至狭圆形,两面均被黄色长柔毛,上面较稀疏。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,长达9cm;花白色,有香味;副花冠星状,基裂片的外角圆形;花粉块每室1个,直立。花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300m的山地密林中,附生于大树或大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西南地区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除风除湿;消食化积;活血散瘀。主脚强痛;胸前饱胀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、铁足板
来源
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 lyi Levl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,祛风除湿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萝藦科植物香花球兰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蔓生草本,长1~1.5米。茎匍匐,具不定根,密被白色柔毛。单叶对生;近革质;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,长3.5~11厘米,先端钝圆,全缘,略反卷,上面有蛛网状毛,粗糙,下面密被柔毛;叶柄粗壮,密被柔毛。聚伞花序腋生;总花梗粗壮,密被毛。菁荚果线状,先端尖。种子一端有白色束毛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岩石上。分布我国西南地区。
性味
辛微酸,温。
功能主治
除风湿,消食积,散瘀血。治脚强痛,胸前饱胀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柏树叶
- 石荠苎
- 石地钱
- 石刷把
- 石床
- 石斑鱼
- 石楠根
- 石刁柏
- 马蹄草
- 石萝藦
- 紫荆丫
- 石灰华
- 石斛
- 石夹生
- 石栗
- 石岩鸡
- 石凤丹
- 石豇豆
- 石栗叶
- 石灰
- 石花菜
- 石米
- 峨三七
- 石榴叶
- 石串莲
- 石蚕
- 石指甲
- 石莼
- 石枫药
- 虎头兰
- 石膏
- 石羊菜
- 石楠叶
- 石笔海胆
- 石脑油
- 石南实
- 石梓
- 鼻烟
- 石韦
- 石上蕉
- 石榴根
- 石壁莲
- 麻柳树根
- 黄零陵香
- 到老嫩
- 枣叶
- 风车藤
- 紫苏苞
- 葡萄根
- 鳑魮鱼
- 秫米
- 蛇根草
- 石龙芮子
- 黑萼棘豆
- 苏木
- 菘菜子
- 碎米柴
- 肉桂
- 莎草
- 蒴莲
- 石鲫
- 苏头
- 神黄豆
- 苏铁
- 石龙芮
- 鼠尾草
- 碎骨子
- 绳藻
- 鼠胆
- 苏黄耆
- 石首鱼鲞
- 碎骨仔树
- 砂仁壳
- 碎密花
- 碎米蕨
- 蓍实
- 鲨鱼心
- 穇子
- 酸枣根
- 胜红蓟
- 硕苞蔷薇
- 马银花
- 食茱萸
- 苏铁叶
- 舒戛千里光
- 鼠李根
- 砂漏芦根
- 算盘子
- 鼠妇
- 砂生槐
- 粟奴
- 蛇鲻
- 肾炎草
- 蒴藋赤子
- 砂茴香
- 粟米泔汁
- 石龙刍根
- 木香子
- 蛇退步
- 苏铁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