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草鞋
《中华本草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、铁足板
英文名
Herb of Fragrant Waxplant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香花球兰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ya lyi Levl.[H.yuennanensis Hand.-Mazz]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茎被黄毛。叶对生,薄革质;叶柄被黄色长柔毛;叶征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,有时倒披针形,长7-10(-19)cm,宽2-3(-4)cm,先端短渐尖至钝形,基部楔形至狭圆形,两面均被黄色长柔毛,上面较稀疏。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,长达9cm;花白色,有香味;副花冠星状,基裂片的外角圆形;花粉块每室1个,直立。花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300m的山地密林中,附生于大树或大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西南地区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除风除湿;消食化积;活血散瘀。主脚强痛;胸前饱胀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、铁足板
来源
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 lyi Levl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,祛风除湿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萝藦科植物香花球兰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蔓生草本,长1~1.5米。茎匍匐,具不定根,密被白色柔毛。单叶对生;近革质;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,长3.5~11厘米,先端钝圆,全缘,略反卷,上面有蛛网状毛,粗糙,下面密被柔毛;叶柄粗壮,密被柔毛。聚伞花序腋生;总花梗粗壮,密被毛。菁荚果线状,先端尖。种子一端有白色束毛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岩石上。分布我国西南地区。
性味
辛微酸,温。
功能主治
除风湿,消食积,散瘀血。治脚强痛,胸前饱胀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砂漏芦根
- 石莲子
- 水团花根
- 东风橘
- 虉草
- 水梨藤
- 水鳖
- 红白二丸果
- 营实
- 河豚子
- 石楠叶
- 水皂角子
- 蛇地钱
- 水蔗草
- 水毛花
- 苏头
- 地骷髅
- 石风丹
- 烟管蓟
- 苏木蓝
- 海藻
- 海南蒟
- 棕叶狗尾草
- 壶卢秧
- 海浮石
- 玉柏
- 粟米草
- 石指甲
- 石萝藤
- 盐胆水
- 红管药
- 水胡满根
- 羊不食
- 省雀花
- 水泽兰
- 水黄
- 石蟾蜍
- 回心草
- 桦树液
- 红毒茴
- 水曲柳
- 石刷把
- 玉簪根
- 羊外肾
- 海康钩粉草
- 水麻
- 红果楠
- 羊须
- 石萝藦
- 石南叶
- 盐麸子根
- 沙棘豆
- 红椿
- 羊骨
- 药芹菜根
- 华东瘤足蕨
- 华泽兰
- 禾叶墨斛
- 石龙芮子
- 合萌根
- 莳萝苗
- 石栗子
- 水棘针
- 茵芋
- 华卫矛
- 桦菌芝
- 石龙胆
- 沙前胡子
- 羊耳菊
- 水前草
- 砂茴香子
- 水麦冬
- 红参
- 芸香
- 红杉皮
- 水朝阳
- 华山矾根
- 迎红杜鹃
- 肾精子
- 石凉伞
- 鹤草芽
- 桦树皮
- 芸薹
- 化橘红
- 薏苡叶
- 水茄冬
- 三加
- 红沙
- 华南皂荚
- 石螃蟹
- 穇子
- 水黄杨木
- 槲实仁
- 石榴叶
- 红果参
- 珊瑚
- 竹林标
- 沙冬青
- 桦木皮
- 核桃楸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