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草鞋
《中华本草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、铁足板
英文名
Herb of Fragrant Waxplant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香花球兰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ya lyi Levl.[H.yuennanensis Hand.-Mazz]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茎被黄毛。叶对生,薄革质;叶柄被黄色长柔毛;叶征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,有时倒披针形,长7-10(-19)cm,宽2-3(-4)cm,先端短渐尖至钝形,基部楔形至狭圆形,两面均被黄色长柔毛,上面较稀疏。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,长达9cm;花白色,有香味;副花冠星状,基裂片的外角圆形;花粉块每室1个,直立。花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300m的山地密林中,附生于大树或大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西南地区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除风除湿;消食化积;活血散瘀。主脚强痛;胸前饱胀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、铁足板
来源
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 lyi Levl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,祛风除湿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石草鞋
拼音注音
Shí Cǎo Xié
别名
铁草鞋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萝藦科植物香花球兰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蔓生草本,长1~1.5米。茎匍匐,具不定根,密被白色柔毛。单叶对生;近革质;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,长3.5~11厘米,先端钝圆,全缘,略反卷,上面有蛛网状毛,粗糙,下面密被柔毛;叶柄粗壮,密被柔毛。聚伞花序腋生;总花梗粗壮,密被毛。菁荚果线状,先端尖。种子一端有白色束毛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岩石上。分布我国西南地区。
性味
辛微酸,温。
功能主治
除风湿,消食积,散瘀血。治脚强痛,胸前饱胀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七叶仔
- 石壁莲
- 楤叶悬钩子
- 水麻叶
- 石上莲
- 老鼠簕
- 旱金莲
- 棉团铁线莲
- 大五爪金龙
- 省藤
- 胡麻叶
- 松节
- 小石仙桃
- 蒌油
- 水团花根
- 猕猴梨根
- 兰花
- 石豆瓣
- 山羊肉
- 猫油
- 红头小仙
- 甘蔗
- 山芹根
- 重唇鱼
- 吉龙草
- 榄仁树皮
- 山皂角
- 纤花耳草
- 多穗石柯根
- 水皂角
- 秀丽野海棠
- 土大黄叶
- 蟹爪
- 水黄花
- 天仙果
- 水莲沙
- 大果琉璃草
- 水茄
- 福建排草
- 大苞甲跖草
- 地石榴花
- 三七花
- 麦芽
- 凤庆鸡血藤
- 多花猕猴桃根
- 香排草
- 三叶海棠
- 野猪肉
- 山麻黄
- 大狼毒
- 西瓜根叶
- 虾
- 地黄实
- 肥荚红豆
- 木荷
- 十字苔草
- 地红子
- 玄明粉
- 雷丸
- 霸王根
- 蛇蜕
- 广藿香
- 穗花杉根
- 海浮石
- 千脚虫
- 西施舌
- 倒水莲
- 叶上果根
- 西红柿
- 单花鸢尾
- 三楞草
- 倒提壶
- 地朝阳
- 地白草
- 多叶花椒
- 冬虫夏草
- 三角咪
- 刷把草根
- 水仙桃
- 三枝叶
- 牛白藤
- 三加花
- 山楂木
- 多花猕猴桃
- 细叶藤柑
- 伞花绢毛菊
- 三白草
- 三颗针
- 银灰旋花
- 多斑紫金牛
- 丝瓜子
- 福建胡颓子叶
- 多刺绿绒蒿
- 倒生莲
- 虎头兰
- 山薄荷
- 刀豆壳
- 三筒管
- 地黄花
- 虾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