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山花椒
《中华本草》:石山花椒
拼音注音
Shí Shān Huā Jiāo
别名
黑狗椒、小见血飞。
英文名
bark of Calcareus Pricklyashroot or fruit of Calcareus Pricklyash.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石山花椒的根或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anthoxylum calciolum Huang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果实,晒干。根,全年均可采。
原形态
石山花椒 木质藤本,高2-4m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连叶柄长10-25m;叶柄长1-4_;叶轴及叶柄着生向下弯而细小的刺;小叶柄长1-2mm;小叶片11-15,长圆形、卵形、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,长2.5-7cm,宽1.5-3cm,先端短尖而钝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有时略偏斜,全缘或具极细小而不规则的圆锯齿,上面暗绿色有光泽,下面浅绿色,近于无毛;侧脉6-对。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,长1-3m;总花梗及花柄粗大,被微柔毛;花柄长不及1mm;雄花青色;萼片4-5,广卵形,长0.5-1mm;花瓣4-5,长圆形,长2-3mm,边缘被短睫毛;雄蕊4-5,未开花时与花瓣等长;退化心皮无毛,先端叉裂。蓇葖果红色,有腺点;成熟的心皮3-4。种子卵珠形,黑色,光亮。花期5月,果期4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000m左右的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,主要成份为柠檬烯,枯醇(Cumic alcohol)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散寒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脚气疼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烂加酒擦;或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,有活血、散瘀、止痛的功能。外用煎水洗患处治疗脚气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尖嘴林檎果
- 金花菜
- 茅膏菜
- 金线草
- 黄花地锦苗
- 臭梧桐子
- 杏叶防风
- 高粱泡根
- 药茴香
- 蛤仔壳
- 鸭脚黄边
- 大叶花椒茎叶
- 金金棒
- 木天蓼根
- 金钟茵陈
- 金线草根
- 狭萼半边莲
- 接气草
- 鸡蹼
- 蚕砂
- 吉祥草
- 惊风草
- 锡矿
- 鼠李根
- 丁香露
- 相思子
- 杏仁
- 没食子
- 金针菜
- 金锦香
- 韭菜
- 锯鲨翅
- 榉树皮
- 君迁子
- 锦鸡儿
- 五叶藤
- 景天
- 金石斛
- 嘉兰
- 凹朴皮
- 姜皮
- 臭李子
- 郁金
- 阿氏蒿
- 黄耆茎叶
- 吉利子树
- 吊灯花叶
- 鲫鱼头
- 鸡肉参
- 罗望子
- 虱婆草
- 鸡油菌
- 接骨木叶
- 接骨木根
- 砗磲肉
- 金线兰
- 益母草花
- 椒目
- 尖叶子打虫药
- 珂
- 鸡肾参
- 沙地娃儿藤
- 尖药花
- 建兰根
- 洋虫
- 金顶蘑
- 金腰带
- 姬蕨
- 麂肉
- 白粉蝶
- 石米
- 蓑草根
- 橘红
- 金鸡纳
- 蓝叶藤
- 尖叶唐松草
- 金腰子
- 夜花藤
- 三角风
- 棘豆根
- 黄多孔菌
- 降香
- 水龙胆草
- 番石榴树皮
- 葛仙米
- 锦香草叶
- 锯鲨胆
- 橘皮
- 金鱼
- 接骨树
- 檵花叶
- 尖舌苣苔
- 刺山茶根皮
- 家白蚁
- 墨地
- 金铁锁
- 黄背草
- 吉丁虫
- 尖苞柊叶根
- 金龙胆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