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石榴叶
《中华本草》:番石榴叶
拼音注音
Fān Shí Liu Yè
别名
鸡矢茶、番桃叶、麻里杆、吗桂香拉、那拔叶、那拔心、拔仔心、番石榴心
英文名
Immature fruit of Guava,Immature fruit of Common Guava,Guava Leaf
出处
出自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sidium guajava L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5-10m。树皮浅黄褐色,嫩枝四方形,具白色短毛,老则脱落;芽密被白色短毛。单叶互生,稀有轮生,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,长5-12cm,宽3-5cm,揉之有香气,革质,先端圆或短尖,基部钝至圆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叶脉微凹或平坦,嫩时疏生短毛,下面浅绿色,疏生小腺体,密被短柔毛,主脉隆起,侧脉7-11对,亦隆起,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;叫柄长4mm。花两性,腋生1-4朵;萼5片,绿色,卵圆形;花瓣白色,卵形,长2-2.5cm;雄蕊多数,与花瓣等长,花丝白色,花药浅黄色,纵裂;雌蕊1,花柱长于花丝,柱头圆形,子房下位,3室,胚珠多数。浆果球形、卵圆形或洋梨状,长2.5-8cm,径3-5cm,果肉通常黄色,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。种子卵圆形,淡白色。花期5-8月。果期8-11月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呈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,多皱缩郑曲或破碎,长5-12cm,宽3-5cm,先端圆开短尖,基部印至圆形,边缘全缘,上表面淡棕褐色,无毛,下表面灰棕色,密被短柔毛,主脉和侧脉均隆起,侧脉在近叶缘处连成边脉。叶柄长3-6mm。革质而脆,易折断。嫩茎扁四棱形,必被短柔毛。气清香,味涩、微甘苦。
化学成分
叶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、三萜类[1]。又含槲皮素(quercetin),番石榴鞣花甙(amritoside)[2],无色矢车菊素(leuco-cyanidin),番大榴鞣花甙(amritoside)[2],番石榴酸(psidiolic acid)[3],萹蓄甙(avicularin)[4,5](一说不含有)[2]。并含挥发油,如丁香油酚(eugenol)[5],顺-3-已烯-1-醇(cis-3-hexen-1-ol),已烯醇(hexenol),已醛(hexanal),另有苯萹甲酸甲酯(methyl benzoate),已酸-β-苯已酯(β-phenylethyl acetate),肉桂酸甲酯(methyl cinna-mate),苹果酸(malic acid),树脂、蜡及鞣质等[6]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燥湿健脾;清热解毒。主泻痢腹痛;食积腹胀;齿龈肿痛;风湿痹痛;湿疹臁疮;疔疮肿毒;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5g,鲜品可用至24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;或含漱;或研末撒。
注意
大便秘结、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。
复方
①治肠炎,痢疾: 番石榴鲜叶一至二两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②治跌打损伤, 刀伤出血: 番石榴鲜叶捣烂外敷患处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收敛止泻。治泄泻,久痢,湿疹,创伤出血。2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皮肤湿疹,瘙痒,热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番石榴叶
拼音注音
Fān Shí Liu Yè
别名
鸡矢茶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叶。采嫩叶晒干。
化学成分
叶含β-谷甾醇、三萜类。又含槲皮素、番石榴甙、无色矢车菊素、长生甙、番石榴酸、萹蓄甙(一说不含有)。并含挥发油丁香油酚等。
性味
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甘涩,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收敛止泻。治泄泻,久痢,湿疹,创伤出血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皮肤湿疹,瘙痒,热痱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8~1.5钱(鲜者0.5~1两)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
注意
大便秘结、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。
复方
①治肠炎,痢疾:番石榴鲜叶一至二两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②治跌打损伤,刀伤出血:番石榴鲜叶捣烂外敷患处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茉莉根
- 秋枫
- 蕲蛇
- 浮萍
- 猕猴桃枝叶
- 猫眼草
- 分筋草
- 分心木
- 帕梯果
- 荷梗
- 花蜘蛛
- 密叶绢藓
- 茜草茎
- 水晶花
- 千金子
- 马甲子根
- 黄果茄
- 秋葡萄
- 曲枝天冬
- 平贝母
- 黑乳菇
- 墨七
- 虻虫
- 凤眼果根
- 花叶狗牙七
- 番荔枝叶
- 千叶独活根
- 琼枝
- 秦皮
- 玫瑰花
- 虎杖香蕈
- 黄山梅
- 牡荆茎
- 帽兰
- 密马
- 密穗砖子苗
- 看麦娘
- 七叶薯
- 荞麦
- 全叶马兰
- 花椒叶
- 猫爪子
- 闽粤千里光
- 花椒
- 蒿枝七
- 泡桐叶
- 掐不齐
- 秦岭冷杉
- 蔊菜
- 蜜蜂子
- 秋枫木
- 枪刀菜根
- 黄桷叶
- 七角枫
- 荷莲豆菜
- 荠苨苗
- 花蕊石
- 水半夏
- 枫柳皮
- 牡荆根
- 乔木五加
- 粳米
- 花脸细辛
- 七星草
- 花叶竹芋
- 荷苞花根
- 阔叶十大功劳
- 坡参
- 墙草
- 诃子核
- 嘉兰
- 凤仙花
- 饺剪藤
- 茄根
- 水獭
- 荷花
- 蝴蝶树
- 脐带
- 球花紫云英
- 番薯藤
- 花锚
- 浮尸草
- 黄桷皮
- 美人蕉
- 猫油
- 猫脚印
- 辉葱
- 墨汁鬼伞
- 秋海棠花
- 琼越线蕨
- 七叶子
- 馒头蟹
- 马蹄荷根
- 普洱茶膏
- 凤尾七
- 桤木皮
- 披散糖荠
- 绵毛金腰
- 苘麻根
- 马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