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发七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头发七
拼音注音
Tóu Fɑ Qī
别名
黑丝草
来源
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,以叶状体入药。四季可采,去杂质,晒干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滋补肝肾,收敛止汗。用于头晕,洗净,肾虚体弱,遗精,盗汗;外用治黄水疮。
用法用量
2~3钱;外用适量,研粉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头发七
拼音注音
Tóu Fɑ Qī
别名
黑丝草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的丝状体。全年可采,去净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寄生地衣植物。全体呈细丝状,黄褐色或淡棕黑色,长可达20厘米,基部着生于大树枯木上,悬垂向下。侧枝甚多,细而短,枝上生盘状子器,另一端紧贴于其它侧枝上。粉芽和针芽均缺。
生境分布
寄生于高山松树等枯木上。分布陕西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滋阴补肾,利水消肿,明目。治肾虚体弱,头痛,头晕,心悸,遗精,盗汗,淋症,水肿,黄水疮,目疾。
复方
①治头晕目眩:头发七、瑞苓草,羌活、藁本各三钱,石花五钱,水煎服。
②治淋病:头发七五钱,八月瓜四钱,茱苓草三钱,水煎服,黄酒为引。
③治黄水疮:头发七、雄黄、白矾各适量,研成细粉,撒布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头发七
拼音注音
Tóu Fɑ Qī
别名
黑丝草、人头七、黑丝带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、双色树发、树发、沟树发的地衣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lectoria asatica Du Rietz [Bryo-ria asiatica(Du Rietz)Brodo er Hawksw.]2.Alecto-ria bicolor(Ehrh.)Nyl.[Bryoria bicolor (Ehrh.)Brodo et Hawksw.]3.Alectoria jubata(L.)Ach.4.Alectoria sulcata Nyl.[Sulcaria sulcata(Levl.)Bystr.ex Brodo er Hawksw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去净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1.具粉芽,子囊盘侧生于分枝上,圆盘形。2.全体具两种色泽,灰绿色为初期嫩枝色泽,老后则呈赭褐色,枝尖呈灰绿色。枝上端具芽堆,呈颗泣状。3.无假杯点,有时有白色粉芽;髓部白色,疏松,遇5%-10%氢氧化钾溶液微呈红色。4.枝体基部明显扁平,而顶端则为圆柱形,有显着纵条沟;枝表灰白色、灰褐色,顶端黑褐色或暗褐色,平滑,无粉芽和假杯点。子囊盘顶部侧生,圆盘状,直径3-8mm。盘面淡褐色,有灰白色粉霜,缘部有缘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多种阔叶树或云杉的枝干上。2.生于多种树的枝干上。3.生于针叶树的树干或树枝上。4.生于树枝干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2.分布于黑龙江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云南等地。3.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云南等地。4.分布于陕西、安微、台湾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亚洲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松萝酸(usnic acid).沟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绿树发酸(virensic acid),赤星衣酸乙酯(ethyl haematommate),瑞藏酸(rhizoniacid),赤星衣酸(haematommic acid).
性味
淡;性平
归经
肝;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滋肾养肝;涩精止汗;利水消肿;收湿敛疮。。主肾虚体弱;头目眩晕;心悸;遗精;盗汗;淋症;水肿;黄水疮
用法用量
内服:水煎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撒布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蜂蜜
- 云南红豆蔻
- 毛黄堇
- 可爱复叶耳蕨
- 阿尔泰瑞香
- 螺厣草
- 两面针
- 七里明
- 椴叶独活
- 大叶风沙藤
- 五味草
- 水鳖蕨
- 山茱萸
- 山大刀
- 罗盖叶
- 台湾千金藤
- 山蒟
- 鹅毛
- 茉莉根
- 大独叶草
- 黄瑞木
- 血见愁
- 披针骨牌蕨
- 海莲叶
- 黑沙蒿
- 金花蚤草
- 路郎鸡
- 梧桐
- 毛葡萄
- 风箱树叶
- 铃兰
- 防风花
- 水百合
- 假茼蒿
- 红蒂蛇
- 狗响铃
- 小构树叶
- 家独行菜
- 蒟蒻薯叶
- 刺果甘草
- 光叶巴豆
- 辣蓼草
- 灯台树
- 风叶藤
- 通花花
- 桂木干
- 羊胎
- 膜蕨囊瓣芹
- 黑果拨毒散
- 蟑螂
- 大金银花
- 小红蒜
- 云木香
- 金线兰
- 碱花
- 金荞麦茎叶
- 红须须
- 湖北海棠
- 枳椇叶
- 泽芹
- 鳡鱼
- 昂天莲
- 多茎野豌豆
- 半边菜
- 杜鹃兰
- 拐枣七
- 灵猫骨
- 功劳子
- 华东瘤足蕨
- 石芥菜
- 古羊藤
- 对叶百部
- 吉祥草
- 披散糖荠
- 竹叶椒
- 迭裂黄堇
- 唇香草
- 羊蹄暗消
- 光石韦
- 番石榴根
- 柘树茎叶
- 猪母柴根
- 小垂头菊
- 山扁豆
- 西南卫矛
- 鳙鱼
- 楼梯草根
- 半边莲
- 木半夏根
- 柏根白皮
- 牛髓
- 桂叶素馨
- 木芙蓉叶
- 库页悬钩子
- 印度菩提树皮
- 桃耳七
- 防己
- 菠菜
- 牛耳大黄叶
- 刺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