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发七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头发七
拼音注音
Tóu Fɑ Qī
别名
黑丝草
来源
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,以叶状体入药。四季可采,去杂质,晒干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滋补肝肾,收敛止汗。用于头晕,洗净,肾虚体弱,遗精,盗汗;外用治黄水疮。
用法用量
2~3钱;外用适量,研粉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头发七
拼音注音
Tóu Fɑ Qī
别名
黑丝草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的丝状体。全年可采,去净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寄生地衣植物。全体呈细丝状,黄褐色或淡棕黑色,长可达20厘米,基部着生于大树枯木上,悬垂向下。侧枝甚多,细而短,枝上生盘状子器,另一端紧贴于其它侧枝上。粉芽和针芽均缺。
生境分布
寄生于高山松树等枯木上。分布陕西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滋阴补肾,利水消肿,明目。治肾虚体弱,头痛,头晕,心悸,遗精,盗汗,淋症,水肿,黄水疮,目疾。
复方
①治头晕目眩:头发七、瑞苓草,羌活、藁本各三钱,石花五钱,水煎服。
②治淋病:头发七五钱,八月瓜四钱,茱苓草三钱,水煎服,黄酒为引。
③治黄水疮:头发七、雄黄、白矾各适量,研成细粉,撒布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头发七
拼音注音
Tóu Fɑ Qī
别名
黑丝草、人头七、黑丝带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、双色树发、树发、沟树发的地衣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lectoria asatica Du Rietz [Bryo-ria asiatica(Du Rietz)Brodo er Hawksw.]2.Alecto-ria bicolor(Ehrh.)Nyl.[Bryoria bicolor (Ehrh.)Brodo et Hawksw.]3.Alectoria jubata(L.)Ach.4.Alectoria sulcata Nyl.[Sulcaria sulcata(Levl.)Bystr.ex Brodo er Hawksw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去净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1.具粉芽,子囊盘侧生于分枝上,圆盘形。2.全体具两种色泽,灰绿色为初期嫩枝色泽,老后则呈赭褐色,枝尖呈灰绿色。枝上端具芽堆,呈颗泣状。3.无假杯点,有时有白色粉芽;髓部白色,疏松,遇5%-10%氢氧化钾溶液微呈红色。4.枝体基部明显扁平,而顶端则为圆柱形,有显着纵条沟;枝表灰白色、灰褐色,顶端黑褐色或暗褐色,平滑,无粉芽和假杯点。子囊盘顶部侧生,圆盘状,直径3-8mm。盘面淡褐色,有灰白色粉霜,缘部有缘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多种阔叶树或云杉的枝干上。2.生于多种树的枝干上。3.生于针叶树的树干或树枝上。4.生于树枝干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2.分布于黑龙江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云南等地。3.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云南等地。4.分布于陕西、安微、台湾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亚洲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松萝酸(usnic acid).沟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绿树发酸(virensic acid),赤星衣酸乙酯(ethyl haematommate),瑞藏酸(rhizoniacid),赤星衣酸(haematommic acid).
性味
淡;性平
归经
肝;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滋肾养肝;涩精止汗;利水消肿;收湿敛疮。。主肾虚体弱;头目眩晕;心悸;遗精;盗汗;淋症;水肿;黄水疮
用法用量
内服:水煎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撒布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品红
- 铁脚威灵仙叶
- 西南金刚藤
- 鳞片水麻
- 乌榄仁
- 火麻仁
- 凌霄
- 豆腐渣
- 榧根皮
- 旱冬瓜
- 野木鱼
- 绵枣儿
- 忍冬藤
- 枸橘
- 狗骨柴
- 巴豆油
- 羊屎木
- 鸡子白
- 鸡蛋参
- 一味药
- 一扫光
- 藜芦
- 三条筋
- 葫芦茶
- 三白草
- 墨七
- 羊肚菜
- 胃友果
- 石上瓜子菜
- 蛤仔壳
- 水杨柳
- 人指甲
- 鹦哥花藤
- 狼尾草根
- 臭节草
- 多花胡枝子
- 昆布
- 地血香
- 岩山枝
- 百步还阳丹
- 高山金挖耳
- 桑霜
- 白郎花
- 巴豆
- 大青木
- 海鹞鱼齿
- 构皮麻
- 巴山虎
- 鸡肠
- 了哥王根
- 雌黄
- 大苞芹
- 马铃根
- 南蛇藤果
- 麻口皮子药
- 马先蒿
- 红母猪藤
- 麻叶荨麻
- 银兰
- 柳屑
- 锯鲨翅
- 逆阿落
- 上天梯
- 鲨鱼肉
- 小接筋草
- 小蜡树
- 响铃草
- 西南毛莨
- 十三年花
- 野茉莉
- 银箔
- 小柿子
- 鸢翅骨
- 楮叶
- 黄花紫丹参
- 白子菜
- 薄荷露
- 药绿柴
- 野扁豆
- 鳕鱼骨
- 白蘑
- 莲须
- 矮叶书带蕨
- 广西过路黄
- 灯台树果
- 三棱草
- 刺龙牙
- 过路惊
- 短穗草胡椒
- 鹰眼睛
- 龟版
- 波罗蜜
- 毛木树
- 书带蕨
- 南赤瓟
- 海蜇
- 黄荆叶
- 虎图辣
- 绿结鸡骨
- 海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