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头风轮菜
《*辞典》:多头风轮菜
拼音注音
Duō Tóu Fēnɡ Lún Cài
别名
风轮菜、漫胆草、小益母草、走马灯笼草、脚癣草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多头风轮菜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洗净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平卧草本,高20~40厘米。全株密被柔毛。单叶对生;长椭圆形,长2~3.7厘米,宽1.3~2.5厘米,边缘有锯齿。花数朵成轮,腋生或顶生,粉红色。小坚果。
生境分布
生于原野山坡、路旁草丛或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湿活络。
复方
①治胆囊炎,黄疸型肝炎:风轮菜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蛇咬伤,跌打损伤:鲜风轮菜捣烂,敷患处。
③治烂脚丫:鲜风轮菜捣烂,放入开水中,待温时洗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萼猪屎豆
- 岩人参
- 蘑菇
- 结血蒿
- 熊脑
- 野木鱼
- 鳖甲
- 续断
- 榄仁树皮
- 上石田螺
- 苜蓿根
- 夹竹桃
- 荸荠
- 庐山瓦韦
- 爬树龙
- 地沙
- 红绿草
- 梨树根
- 九节茶
- 蜜柑草
- 粟米
- 细叶黄杨
- 石韦根
- 信石
- 宜昌楼梯草
- 野棉花
- 赤车
- 皂荚叶
- 胡桃树皮
- 藤五加
- 鯮鱼
- 大半边旗
- 华南鳞盖蕨
- 乌药子
- 尾叶越橘
- 伽果
- 老鼠瓜
- 玉溪天仙藤
- 水案板
- 地精草
- 柠条籽
- 小婆婆纳
- 白苏子
- 鼬鼠肉
- 柳穿鱼
- 牛骨
- 肝风草
- 梅核仁
- 莲须
- 夜关门
- 鹤肉
- 山螃蟹
- 石荠苎
- 橘红
- 草柏枝
- 大黑头草
- 楸木皮
- 水苦荬
- 五桠果
- 鹿葱
- 白榄根
- 虫白蜡
- 白猪母菜
- 山梅花根皮
- 岩兰花根
- 天名精
- 赪桐
- 煨姜
- 钩石斛
- 海木
- 香草兰
- 鸡腿堇菜
- 凉山虫草
- 白地牛
- 金缕梅
- 两色瓦韦
- 菊叶三七
- 铁力木
- 斑茅
- 芦子藤
- 黄花补血草
- 多枝婆婆纳
- 台湾肺形草
- 花拐藤根
- 野鹅脚板
- 连翘茎叶
- 岩松
- 云实根
- 半边山
- 栗树皮
- 雉子筵
- 米仔兰
- 百足藤
- 白托柄菇
- 飞燕草
- 三蕊草
- 山胡萝卜
- 梓白皮
- 蜀羊泉
- 千层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