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节海棠
《中华本草》:竹节海棠
拼音注音
Zhú Jié Hǎi Tánɡ
英文名
Spotted Begonia
出处
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竹节秋海棠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maculata Raddi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竹节秋海棠,直立或披散的亚灌木,高0.7-1.5m。平滑而秃,分枝,茎具明显呈竹节状的节。单呈互生;叶柄长2-2.5cm,圆柱形,紫红色;叶片厚,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10-20cm,宽4-5cm,先端尖,基部心形,边缘浅波状,上面深绿色,并有多数圆形的小白点,背部深红色。花淡玫瑰色或白色,聚伞花序腋生而悬垂;总花梗短;苞片2枚,对生,披针形,早落,雄花直径约2.5cm,花被片2,大于2枚花瓣;雌花的花被片与花瓣均5,直立,相等,子房下位,2-4室,大而有翅。蒴果。花期夏秋间,果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我国公园和花圃中都有栽培,或作为盆栽花卉。资源分布:原产巴西。
性味
味苦;性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散瘀;利水;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半身不遂;小便不利;水肿;咽喉肿痛;疮疥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捣汁或浸酒。
各家论述
1.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有散瘀消肿的功能。用于跌打损伤。2.《海南植物志》:茎直立,具有明显呈竹节状的节;叶肉质,上面有多数圆形小白斑,下面深红色,叶柄紫红色;花淡红或白色,颇美丽。为常见的观赏花卉之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西藏凹乳芹根
- 石楠
- 火炭母
- 石凤丹
- 小百部
- 野前胡
- 色赤杨
- 蓝叶藤
- 麻疯树
- 蛇葡萄根
- 华山矾根
- 长松
- 对叶草
- 野兔骨
- 双色龙胆
- 五爪龙
- 华东阴地蕨
- 蒲桃
- 文鳐鱼
- 蚯蚓
- 竹节海棠
- 凸额马先蒿
- 费菜
- 无风自动草
- 石南叶
- 地蔷薇
- 护心草
- 龙葵
- 猬脂
- 散血芹
- 土鳖虫
- 猕猴梨根
- 玉帘
- 云南红豆蔻
- 秋子梨
- 叶下红
- 狗尾草子
- 红娘子
- 广藤根
- 钩藤
- 茺蔚子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定心散
- 螃蟹七
- 貒骨
- 海通
- 千金藤
- 干岩矸
- 乌骨麻
- 鹧鸪脂
- 乌鸦肉
- 蓝锭果
- 肋柱花
- 小花清风藤
- 毛车藤
- 墨汁鬼伞
- 榆叶
- 霜红藤
- 虎掌南星
- 野猪黄
- 玉簪
- 黑山蔗
- 小球藻
- 白花蛇头
- 蚂蝗七
- 武靴藤
- 苦良姜
- 绿衣枳壳
- 刺盖草
- 李根
- 华凤仙
- 罗勒根
- 血人参
- 大叶马尾连
- 鸡骨柴
- 浙皖粗筒苣苔
- 蛤蟆草
- 野兔毛
- 绵马贯众
- 白榄根
- 鳜鱼胆
- 冷蕨子草
- 腥藤
- 小三叶耳蕨
- 橘
- 藤茶
- 白花猪母菜
- 条叶垂头菊
- 海红豆
- 暴马子
- 鼹鼠
- 云南铁扁担
- 西藏角蒿
- 百灵草
- 蚕豆茎
- 须花参
- 紫苏
- 猪母柴根
- 瓜子藤
- 鳞片水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