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鬃刚
《中华本草》:猪鬃刚
拼音注音
Zhū Zōnɡ Gānɡ
别名
猪鬃草、铁丝草、碎叶猪棕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线蕨科植物白背铁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antum davidii Franch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-4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、阔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;叶柄长8-20cm,坚硬,向上至小羽片柄均为栗红色,有光泽;叶片厚纸质,上面草绿色,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,两面光滑无毛,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10-18cm,宽6-10cm,三回羽状;羽片3-5对,互生,下部有短柄,向上的近无柄,卵状三角形,基部1对稍大,长5-9cm,宽1.5-3cm,二回羽状;一回小羽片3-5对,斜阔三角形,互生,斜展,基部1对长达3cm,羽状;末回小羽片倒三角形,长宽各约7mm,上缘不育部分有阔三角形刺尖头的锯齿,两侧全缘,基部楔形;叶脉由末回小羽片基部向上二叉分枝,伸达齿端。孢子囊群圆肾形,着生于小羽片上缘的凹缺内,通常1个或偶有2个;囊群盖肾形至圆形,黄棕色,成熟时褐黑色,质厚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400m的林下溪边或干燥环境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水通淋。主痢疾;尿路感染;血淋;乳糜尿;睾丸炎;乳腺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猪鬃刚
别名
白背铁线蕨、铁丝草、碎叶猪鬃草
来源
蕨类铁线蕨科猪鬃刚Adiantum davidii Franch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湖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,利尿,通乳。主治膀胱炎,血淋,乳腺炎,乳糜尿,睾丸炎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羊菜
- 旋花苗
- 芦竹
- 石瓜子
- 猪骨
- 亮菌
- 石上蕉
- 山鸢尾
- 矮茎冷水花
- 猪胆粉
- 石灰华
- 石岩鸡
- 蜡梅花
- 石上开花
- 艾实
- 猪笼草
- 椆李
- 睡莲
- 石油菜
- 猪毛七
- 石上莲
- 长松
- 猪血
- 棕树根
- 石草鞋
- 止泻木皮
- 猪脂膏
- 棕竹根
- 艾片
- 石燕
- 石莲子
- 槠子
- 石壁莲
- 石蒟
- 猪蹄
- 衡州乌药
- 榛子
- 猪肉
- 椎连栎
- 石枣子
- 止泻木
- 昂天莲
- 猪胰
- 银柴胡
- 阿月浑子
- 泽泻叶
- 猪毛针
- 刺楸茎
- 石参
- 石莲
- 炙黄芪
- 石斛露
- 龙虱
- 蜀葵子
- 鳝鱼骨
- 篦子草
- 蚌粉
- 鼬瓣花
- 蜀葵根
- 蜀葵花
- 龙涎香
- 龙牙楤木果
- 龙眼花
- 鳢鱼
- 鹭鸶兰
- 龙牙楤木叶
- 龙眼树皮
- 龙船花根
- 猪脾
- 石上瓜子菜
- 花叶狗牙七
- 虎头兰
- 龙眼肉
- 杉叶藻
- 石豆瓣
- 黎辣根
- 龙珠子
- 龙须参
- 龙船花
- 龙眼核
- 矮醋栗
- 稻谷芒
- 棕叶芦
- 石茶
- 猪毛
- 盐匏藤果
- 石串莲
- 蕹菜
- 石笔海胆
- 堇宝莲叶
- 狗筋蔓
- 山蚂蝗
- 鹿心草
- 朝天罐
- 棒棒草
- 秃鹫
- 猪母柴根
- 猪牙皂
- 石枣
- 鳢鱼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