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人花
《中华本草》:粘人花
拼音注音
Zhān Rén Huā
别名
饿蚂蝗、黄粘粑草、野豆子、牛巴嘴、山蚂蝗、过路黄、山毛豆花、乌山黄檀草、满鼎糊草、长波状叶山蚂蝗
英文名
all-grass of Sinuate Tickclover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smodium sequax Wall.[D.sinuatum(Miq.) Bl.ex Baker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波叶山蚂蝗 灌木,高达2m,枝具淡黄色短柔毛。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卵状菱形,长4-10cm,宽3-7cm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波状,两面有白色柔毛,侧生小叶较小;叶柄有毛;托叶长椭圆形,长约6mm,宽约1mm,被淡黄色柔毛;腋生总状花序,花序轴和花梗有柔毛;花萼阔钟状,萼齿三角形,有短柔毛;花冠紫色,旗瓣无爪,与翼瓣、龙骨瓣近等长,雄蕊10,二体,(9)﹢10;子房线形,有短柔毛。荚果串珠状,稍弯,密生开展褐色短柔毛,有5-10荚节,荚节长宽约3mm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400-2100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茎枝圆柱形,直径约3mm,表面被褐色短柔毛。可见3出复叶中间小叶较大,长达9.5cm,宽达4.5cm,卵状椭圆形,顶部渐尖,基部楔形,叶缘自中部以上呈波状,侧生小叶较小,几全缘。两面均被柔毛,以下表面较多,气微。有时可见花序或荚果,荚果长约2.8cm,宽约2.5mm,表面被带钩的褐色小毛,腹背缝线缢缩,有6-9节。气微,具豆腥气。
性味
微苦涩;平;无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泻火,活血祛瘀,敛疮。主风热目赤,胞衣不下,血瘀经闭,烧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末撒。
复方
①治胞衣不下: 野豆子、黄实叶、煅莲房。水煎服。②治月瘕痨: 野豆子加红糖炖鸡服。③治风热火眼: 野豆子、木黄连、寒水石、菊花、决明子、冬桑叶、夜明砂。水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④治内伤出血: 山蚂蝗果五至十个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⑤治烧伤: 山蚂蝗全株研未撒布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各家论述
《云南中草药》:止血,消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粘人花
拼音注音
Zhān Rén Huā
别名
饿蚂蝗、黄粘粑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野豆子、牛巴嘴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山蚂蝗、过路黄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瓦子草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全草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茎高1~2米,直径达4.5毫米,圆柱形,小枝和小叶柄密被短柔毛。三出复叶,托叶2片,长约3毫米,呈披针状线形;叶柄长1.5~3.5厘米,上面微凹;顶端小叶圆菱形,长4.7~10.5厘米,宽4~8厘米,先端具短尖头,边缘自中部以上呈深波状;两侧小叶较小;小叶具柄,基部有小托叶;叶面绿色,幼时有毛,后渐脱落,叶背灰白色,被有紧贴的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梗长5毫米:苞片早落;萼片基部结合,萼筒长2.5毫米,萼齿三角形,与萼筒等长;花紫色,长8毫米,花冠蝶形,旗瓣圆形至椭圆形,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;雄蕊10,基部结合;子房线形,疏被短柔毛。荚果串珠状,约具10节,易断,节近方形,密被带钩的褐色小毛。花期7~8月。果期10月。
本植物的根(粘人花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淡微辛,无毒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涩,平。"
功能主治
《云南中草药》:"止血,消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研末撒布。
复方
①治胞衣不下:野豆子、黄实叶、煅莲房。水煎服。
②治月瘕痨:野豆子加红糖炖鸡服。
③治风热火眼:野豆子、木黄连、寒水石、菊花、决明子、冬桑叶、夜明砂。水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④治内伤出血:山蚂蝗果五至十个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⑤治烧伤:山蚂蝗全株研末撒布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唐古特青兰
- 广藤根
- 破布叶
- 蝉蜕
- 艾虎脑
- 大管
- 异木患
- 土丁桂
- 地梢瓜
- 弹裂碎米荠
- 狗屎花根
- 铁灯台
- 竹叶椒根
- 皮哨子
- 鹅内金
- 空筒泡
- 赤杨
- 通天连
- 蛤蚧
- 芒叶小米草
- 问题特
- 王瓜
- 黄锁梅根
- 榧根皮
- 梧桐
- 野洋参
- 长春七
- 扇蕨
- 飞天蠄蟧
- 穿石藤
- 獐耳细辛
- 铁粉
- 苦蘵
- 羊血
- 竹节树
- 穗花杉叶
- 坠桃草
- 光素馨
- 无柄卫矛
- 石荠苎
- 黄花紫丹参
- 白托柄菇
- 红背酸藤
- 白背小报春
- 越王余筭
- 陈芥菜卤汁
- 田螺厣
- 枇杷芋
- 紫金标
- 石莽草
- 红丝线
- 小狮子
- 慈竹花
- 桐子花
- 中国繁缕
- 水榕木根
- 南天仙子
- 吹风散
- 枳椇叶
- 鸡蛋七叶
- 紫油木叶
- 方叶五月茶
- 藤乌头
- 枳椇根
- 七叶一枝花
- 大横纹
- 牛藤果
- 光叶密花豆
- 长松
- 白梅花
- 画眉草
- 老鼠脚迹
- 朱蕉花
- 多脉鹅耳枥
- 柱果木榄果
- 槲皮
- 京大戟
- 旋花苗
- 防风花
- 虎尾兰
- 石腊红
- 水马桑枝叶
- 霸王鞭
- 枣树皮
- 路旁菊
- 珠兰
- 盘羊角
- 雾水葛
- 棘叶
- 石瓜子莲
- 香排草
- 银柴胡
- 紫花卫矛
- 葶苈
- 荚蒾根
- 小血光藤
- 浮小麦
- 黑花韭
- 大果巴戟
- 鳖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