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瓜花
《中华本草》:甜瓜花
拼音注音
Tián Guā Huā
英文名
Muskmelon flow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cumis melo L.采收和储藏:夏季开花时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匍匐或攀援草本。茎、枝黄褐色或白色的糙毛和突起。卷须单一,被微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8-12cm,具槽沟及短刚柔毛;叶片厚纸质,近圆形或肾形,长缘不分裂或3-7浅裂,裂片先端圆钝,有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数朵,簇生于叶腋;花梗纤细,长0.5-2cm,被柔毛;花萼筒狭钟形,密被白色长柔毛,裂片近钻形,花冠黄色,长约2cm,裂片卵状长圆形,急尖;雄蕊3,花丝极短,药室折曲,药隔顶端引长;雌花单生,花梗被柔毛;子房长椭圆形,密被长柔毛和硬毛,花柱长1-2mm,柱头靠合。果实形状、颜色变异较大,一般为球形或长椭圆形,果皮平滑,有纵汉或斑纹,果肉白色、黄色或绿色。种子污白色或黄折色,卵形或长圆形。花、果期夏季。
性味
味甘;苦;性寒
功能主治
心痛,咳逆上气,疮毒。主心经郁热;胸痛;咳嗽;皮肤疮痈;肿毒;痒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别录》:主心痛咳逆。2.《滇南本草》:敷疮散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甜瓜花
拼音注音
Tián Guā Huā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花,6~7月,开花时采取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甜瓜"条。
功能主治
①《别录》:"主心痛咳逆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敷疮散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全叶山芹
- 密枝问荆
- 阳桃根
- 毛叶三条筋
- 莲子草
- 土茶
- 梨枝
- 玉簪花
- 绵藤
- 麻油
- 石楠
- 假连翘叶
- 芡实根
- 走茎丹参
- 锯齿王根
- 榉树皮
- 菊苣根
- 自消容
- 桦叶荚蒾
- 虾
- 黄背草根
- 白兰花
- 白梅花
- 开口箭
- 地柏树
- 荞麦秸
- 蝴蝶花
- 走边疆
- 草石蚕
- 水龙胆草根
- 牛角瓜
- 胡桃青皮
- 红牛毛刺
- 白花菜子
- 白犁头草
- 爬藤榕
- 凹瓦韦
- 倒插花
- 半枫荷根
- 长柄赤车
- 海藻
- 等宽鳞毛蕨
- 蜂胶
- 鬼笔
- 厚叶贯众
- 蜂蜡
- 矩叶大青
- 龙葵
- 兰草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紫花一炷香
- 鹿皮
- 大独叶草
- 棉花壳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软蒺藜
- 斑鸠木
- 三叶茶
- 水白蜡
- 顺江木
- 山铁树叶
- 水麻根
- 小粉
- 小一把抓
- 铁轴草
- 杨梅树皮
- 烟油
- 一枝黄花
- 玉簪
- 窄叶大戟
- 紫梢花
- 小马齿苋
- 小叶榕
- 羽裂盾蕨
- 含羞草根
- 轮叶马先蒿
- 甜根子草
- 臭藤子
- 福参
- 豆豉草
- 水马齿苋
- 小花酸藤子
- 剪秋罗
- 蒲棒
- 芦莉草叶
- 清香桂
- 地瓜藤
- 大叶金花草
- 马桑叶
- 姜叶三七
- 楮茎
- 皋芦
- 白毛藤
- 小白薇
- 葛藟汁
- 金边兔耳
- 锥栗果壳
- 肋柱花
- 芦竹沥
- 夏蜡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