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泡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泡
拼音注音
Zǐ Pào
别名
栽秧泡、硬枝黑琐莓、覆盆子、红刺泡、黑托盘、多叶悬钩子
来源
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. Don,以根、果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。
性味
根:苦、涩,平。
果:甘、酸,微温。
功能主治
根:止泻痢,祛风止痛,清热利湿,消炎。
果:补肾涩精。治痢疾,腹泻,风湿关节痛,痛风,急、慢性肝炎,月经不调,小儿疳积,挫伤疼痛,湿疹,皮肤化脓感染,口腔炎,咽颊炎,牙龈炎,泌尿道结石,神经衰弱,遗精,早泄。
用法用量
3~5钱;外用炒热加酒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豚卵
- 紫藤子
- 白叶刺根
- 白山苔
- 白扁豆
- 白扁豆皮
- 白牛膝
- 桃花
- 菟丝
- 白杨叶
- 白活麻
- 桃南瓜
- 白克马叶
- 紫弹树
- 紫弹树枝
- 紫燕草
- 白术
- 白猪母菜
- 白芍
- 紫茉莉根
- 斑地锦
- 獭肝
- 白头翁
- 紫花地丁
- 紫草茸
- 巴掌草
- 巴旦杏仁
- 粘毛鼠尾草
- 白线薯
- 白花果
- 白云花根
- 白枪杆根
- 半春莲
- 巴豆
- 条叶垂头菊
- 紫玉簪根
- 冰草根
- 白猪鼻孔
- 巴茅根
- 粽粑叶
- 桐油
- 甜叶菊
- 甜茶
- 壁虎
- 紫云英
- 紫弹树叶
- 白屈菜根
- 紫茎
- 巴豆壳
- 柄马勃
- 田菁
- 北细辛
- 巴豆树根
- 桃树胶
- 獭皮毛
- 白地紫菀
- 北鹤虱
- 白背叶根
- 桃叶蓼
- 紫茉莉叶
- 紫薇
- 柏勒儿茶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半把伞
- 斑竹花
- 调羹树
- 白背青荚叶
- 扁担藤
- 鸡内金
- 桃仁
- 贯叶连翘
- 瓜馥木
- 白车轴草
- 古钮菜
- 鹳肉
- 红丝线
- 苦竹叶
- 光叶水苏
- 鸡嗉子根
- 橙耳
- 入地蜈蚣
- 高山唐松草
- 钓竿柴
- 鸡爪七
- 香苏草
- 黑豆衣
- 珍珠风子
- 土茯苓
- 金缕半枫荷叶
- 天竺桂
- 青风藤
- 番石榴皮
- 皱叶羊蹄
- 铁破锣
- 黑血藤
- 钩藤根
- 白藤
- 稗米
- 劲直酢浆草
- 臭矢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