柄马勃
《中华本草》:柄马勃
拼音注音
Bǐnɡ Mǎ Bó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轴灰包科真菌轴灰包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daxis pistillaris (L.ex Pers.) F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去泥砂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菌体高13-22cm,包被长椭圆形,直径(3-10)cm×(1.5-2.5)cm,初白色,后黄褐色,表面有覆瓦状鳞片,孢体成熟后为成团的红褐色粉末,内含孢子和孢丝。柄中生,成等粗圆柱形,基部微膨大,色泽与包被同。孢子近球形、卵圆形,淡褐色,壁光滑,(9-20)μm×(9-16)μm。孢丝圆柱形或扁平带状,透明,或微具褐色,直径3.5-6.5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砂土地表。初埋于地表下,后破土而出。夏、秋季可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等地。
形状
1.性状鉴别 子实体长13-22cm。包被圆筒形或长椭圆形,长径3-10cm,短径1.5-2.5cm,白色至浅黄褐色,表面有易脱落的鳞片。菌柄圆柱形,直径约1cm,向上延伸至包被顶端而成中轴,基部有一团菌丝。孢体黄色或暗红褐色。[br]2.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青黄色至暗红褐色。孢丝圆柱形或扁平带状,透明无色或红褐色,孢子类球形、卵圆形或长方形,(9-20)μm×(9-16.5)μm,浅青黄色、褐色或红褐色。
性味
辛;性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肺;利咽;消肿;止血。主喉炎;扁桃体炎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复方
因状如马勃而有长柄,故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羊心
- 天麻子
- 黄接骨丹
- 杯苋
- 密花轮环藤
- 枫香树根
- 乌泡刺
- 待宵草
- 栀子花根
- 滑叶跌打
- 莨菪
- 蒙自赤杨
- 杜茎山
- 茅香花
- 半支莲
- 黄杨根
- 眼子菜
- 鳟鱼
- 干檀香根
- 铁线透骨草
- 绿豆花
- 山黄麻叶
- 偏叶白齿藓
- 巴戟天
- 薄荷油
- 栗荴
- 酸水草
- 桦叶葡萄根皮
- 花松萝
- 茶叶
- 树茭瓜
- 狗爪豆
- 腊梅
- 雷公藤
- 小蜡树
- 纵条肌海葵
- 乔木紫珠
- 红蒂蛇
- 白花柴
- 白毛委陵菜
- 丁香罗勒
- 山苦菜
- 黄水芋
- 杠木
- 小无心菜
- 刷把草根
- 绿兰花
- 小柿子
- 淡花当药
- 番石榴叶
- 福建排草
- 柏树果
- 罗浮柿
- 梅
- 篱栏子
- 驴肉
- 黄堇
- 红活麻
- 荚囊蕨
- 升登
- 獭肝
- 小鱼眼草
- 小六月寒
- 搬倒甑
- 野苦瓜
- 瑞香花
- 透明草
- 人面子
- 岩萝卜
- 橘核
- 小喇叭
- 虱婆草
- 毛鬼头伞
- 夏丸
- 牛皮草
- 船盔乌头
- 枸骨树皮
- 膜蕨囊瓣芹
- 壶卢
- 田麻
- 紫楠根
- 针叶火绒草
- 金鸡尾巴草根
- 山楂木
- 黄颔蛇骨
- 猫肝
- 小果卫矛
- 对叶豆
- 银边翠
- 蛤蜊肉
- 小叶金老梅
- 毛黐头婆
- 大叶青木香
- 亚婆潮
- 白鹇
- 番石榴干
- 帕梯果
- 毛女贞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牛腰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