橙耳
《中华本草》:橙耳
拼音注音
Chénɡ ěr
别名
黄木耳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emella cinnabarina(Mont.)Pat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子实体橙黄色,宽6-7cm,由中空的瓣片组成,子实层生于子实体表面。担子卵形,浅黄色,(14-16)μm×(10-12)μm,生于近子实层体的表面。孢子球形,具小尖,直径6-7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树倒木的树皮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由数枚中空泡状瓣片组成,直径约7cm,橙黄色。角质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甘;淡;平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养胃健脾止泻。主食欲不振;脾虚久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蜈蚣七
- 蒲黄滓
- 菊花脑
- 鲱鱼籽
- 刷把草根
- 贯众
- 肥猪苗
- 毛青杠
- 桃胶
- 香草仔
- 樟树皮
- 地黄瓜
- 车桑仔叶
- 矮脚苦蒿
- 青酒缸根
- 白豆蔻壳
- 酱瓜
- 牛目椒
- 狼尾巴蒿
- 苏木蓝
- 鸡冠参
- 浙贝母
- 雪山一支蒿
- 木芙蓉叶
- 天仙子
- 小叶地不容
- 香桂皮
- 香根芹
- 香茶菜
- 无爷藤
- 通经草
- 铁脚威灵仙叶
- 金瓜
- 荆芥根
- 金凤毛
- 鸡冠草
- 干蕨鸡
- 豆麻
- 黎豆
- 东紫堇
- 牛心果
- 马乳
- 蘘荷子
- 白鬼笔
- 鼠肾
- 乌尼参
- 驳骨丹
- 乌饭树
- 飘拂草
- 黄紫堇
- 白子菜
- 幼油草
- 长刺卫矛
- 白冷草
- 豆瓣香
- 宽卵叶山蚂蝗
- 牡荆子
- 长叶水麻
- 牛蒡根
- 莸叶醉鱼草
- 酸枣仁
- 芹花
- 黑虎耳草
- 赤芍药
- 黄皮叶
- 防己
- 鼠李
- 鸭嘴癀
- 柱果木榄叶
- 黄木耳
- 赤车
- 米面蓊叶
- 大昏头鸡
- 甘遂
- 青羊参
- 追骨风
- 莠狗尾草
- 细叶草乌
- 秃房茶子
- 破布叶
- 芒种花
- 葡萄根
- 赤火绳
- 月见草
- 羊角参
- 碎米柴
- 牛胆参
- 詹糖香
- 鸡桑叶
- 钭叶榕
- 长松
- 糯米条
- 篦梳剑
- 梅花冰片
- 獭肝
- 鸡筋参
- 鲨鱼翅
- 荞麦七
- 野梨枝叶
- 青头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