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黄皮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臭黄皮
别名
臭麻木、假黄皮、五暑叶
来源
芸香科黄皮属植物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. f.,以根、叶入药。全年可采,根切片晒干,叶阴干。
性味
苦、辛,温。
功能主治
疏风解表,行气利湿,截疟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流行性感冒,疟疾,急性胃肠炎,痢疾;外用治湿疹。
用法用量
3~5钱,水煎服或干粉1~2钱开水送服。外用适量,叶煎水洗患处。
备注
(1)本品果有毒,多食引起头晕等症状。早期可洗胃,晚期可导泻,并可对症治疗。
(2)同属植物[b]山黄皮[/b](齿叶黄皮)Clausena dentata (willd.) Roem.,功效相似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花菜
- 小叶寄树兰
- 刺梨根
- 八月炸
- 美商陆子
- 臭樟
- 小黄鼠狼
- 藨寄生
- 骆驼蹄瓣
- 釜脐墨
- 苎麻叶
- 枫香树根
- 甜瓜子
- 莴苣
- 西南槐树
- 火把花
- 榔榆茎
- 薤白
- 肉根还阳参
- 荷苞花
- 白犁头草
- 灵猫香
- 金钱白花蛇
- 毛蕨根
- 豆黄
- 扇蕨
- 砂漏芦根
- 大板山蚤缀
- 盐肤木皮
- 亮叶茉莉
- 野猪皮
- 海蜇
- 慈乌胆
- 灰藋子
- 化气兰
- 高良姜
- 多鳞鳞毛蕨
- 猕猴桃藤中汁
- 樟脑
- 扁豆根
- 野梨枝叶
- 东风菜
- 水仙
- 山刺梨
- 制草乌
- 螺蛳
- 假刺藤
- 天目琼花
- 粘山药
- 纤毛婆婆纳
- 银箔
- 东北雷公藤
- 桂花枝
- 枳椇叶
- 汉中防己
- 蜀羊泉
- 小果皂角
- 红辣蓼
- 三叶崖爬藤
- 臂形草
- 青药
- 穿鱼藤
- 马蓼
- 团叶鳞始蕨
- 捆仙丝
- 毛苦瓜
- 鸭卵
- 山矾花
- 硬九子连环草
- 小牛肋巴
- 鹧鸪血
- 扁秆藨草
- 刺楸
- 牛肚
- 大叶黄杨叶
- 白花射干
- 四叶草
- 大黄草
- 苦地丁
- 皂角菌
- 大黄
- 少年红
- 山峰西番莲
- 金瓜草
- 山黄豆藤
- 化金丹
- 裂叶心翼果
- 芜菁甘蓝子
- 小鱼仙草
- 鹅
- 杠木
- 玉带根
- 胆木
- 鸡娃草
- 土牛膝
- 杉松
- 南岭黄檀
- 聚藻
- 赛北紫堇
- 止咳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