膜蕨囊瓣芹
《中华本草》:膜蕨囊瓣芹
拼音注音
Mó Jué Nánɡ Bàn Qín
别名
细沙毛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膜蕨羹瓣芹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nopetalum trichomanifolium (Franch.)Hand.Mazz.[Carum trichomanifolium Franch.;Pimpinetla trichomanifolia (Franch.) Diels;Cryptotaeniopsistrichumanifolia(Franch.) Wolff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40cm。有根茎;茎1-3,有条纹。叶几乎全部基生,叶柄长5-8cm,基部有宽膜质叶鞘;叶片菱形,近于三出式的三至四回羽状分裂,一回裂片有柄,末回裂片狭窄。复伞形花序;无总苞片;小总苞片2-4,大小不等;小伞形花序有花2-4,花柄不等长;萼齿钻形,大小不等;花瓣白色,不等长,有内折的小舌片;花柱直立。果实狭长卵形,仅1个心皮发育,每棱槽内油管1-3。花、果期3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80-2400m的林下、沟边及阴湿的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除湿;活血止血。主咳嗽;头痛;胃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旋鸡尾
- 野亚麻
- 叶底珠
- 鹅观草
- 紫玉盘
- 鸭皂树皮
- 蛇附子
- 秀丽野海棠
- 荆芥
- 桂花岩陀
- 旱金莲
- 卡密
- 黄耆
- 茅瓜
- 虎骨
- 皂荚子
- 须叶藤叶
- 梓树
- 万年柏
- 紫啸鸫
- 鹅喉管
- 小果排草
- 梧桐叶
- 豺肉
- 无患子叶
- 醋林子
- 大避债蛾
- 小牛肋巴
- 金线草
- 晚香玉
- 马骝卵
- 矩形叶鼠刺
- 二仙桃
- 云南丹参
- 瓶蕨
- 凤仙根
- 痰药
- 酒糟
- 蜀葵子
- 水牛尾
- 关白附子
- 吉祥草
- 假酸浆
- 大树甘草
- 野草香
- 寸节七
- 川乌头
- 菖蒲叶
- 尾花细辛
- 穿鱼藤
- 刺果藤
- 船盔乌头
- 草乌头
- 慈乌
- 慈竹箨
- 草木樨
- 乌鳢
- 乌头附子尖
- 垂盆草
- 慈姑叶
- 藏报春花
- 藏菖蒲
- 刺玫花
- 五指茄
- 五色梅花
- 虫实
- 椿树花
- 水黾
- 丛枝蓼
- 刺李
- 杨梅根
- 乌蛇
- 垂果大蒜芥
- 川桂
- 川谷根
- 虫笋
- 蚕豆叶
- 蚕豆茎
- 刺子莞
- 刺楸树根
- 茶
- 乌骨鸡
- 虫白蜡
- 午时花
- 蚕豆花
- 弯管花
- 冲天伞
- 刺楸茎
- 刺竹茹
- 刺芋
- 刺花椒
- 川梨
- 慈竹茹
- 朝鲜梾木枝
- 蝉花
- 磁石
- 刺天茄叶
- 刺桐叶
- 刺梨叶
- 刺楸树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