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鹰爪根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假鹰爪根
拼音注音
Jiǎ Yīnɡ Zhǎo Gēn
别名
爪芋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smos chinensis Lour.[D.cochinchinensis sensu Merr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直立或攀援灌木,高1-3m。枝粗糙,有纵条纹或灰白色凸起的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片长圆形或圆形,长4-13cm,宽2-5cm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绿色。花单朵与叶互生或对生,黄绿色,下垂;花梗长2-5.5cm;萼片3,卵圆形,长3-5mm;花瓣6,2轮,外轮比内轮大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-9cm,宽1-2cm;雄蕊多数,药隔先端截形;心皮多数,柱头2裂。果实伸长,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,长2-5cm,聚生于果梗上,子房柄明显。种子球形,直径约5mm。花期夏季,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山坡、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荒野、路边以及山谷、沟边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1.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,稍弯曲或有分枝,直径0.5-2cm。表面棕黑色,具细皱纹。质硬,不易折断,断面皮部暗黄棕色,木部淡黄棕色。气微香,味淡、微涩。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木栓细胞。韧皮部宽厚;韧皮射线呈漏斗状,有的细胞含橙皮甙结晶;韧皮纤维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。形成层明显。木质部占半径的1/2,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径向相连。本品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。[br]2.理化鉴别 方法与结果参见"酒饼叶"条。
药理作用
根石油醚提取物药理研究发现有抗疟活性。
性味
辛;温;有小毒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止痛;行气化瘀;杀虫止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产后瘀滞腹痛;消化不良;胃痛腹胀;疥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宁油麻藤
- 椬梧
- 天文草
- 绿玉树
- 鹰不泊
- 羊蹄
- 淫羊藿根
- 南方六道木
- 南瓜花
- 高山羊不吃
- 楠木
- 蛇接骨
- 假苦瓜
- 黑萼棘豆
- 鸡桑根
- 假鹰爪根
- 四里麻
- 亚乎奴
- 柽乳
- 甜瓜叶
- 胃友
- 疣果冷水花
- 小婆婆纳
- 琉璃草根
- 杨栌耳
- 滇山茶
- 小扁豆
- 金丝带
- 蛤蟆草
- 穿地龙
- 多茎野豌豆
- 萤火
- 小叶爱楠
- 楤木叶
- 孩儿草
- 山麻雀
- 金石溜
- 乌桕根皮
- 蜗牛壳
- 支柱蓼
- 子楝树根
- 娃娃鱼
- 陀罗紫菀
- 土红苓
- 菵米
- 杉子
- 鳖甲胶
- 金叶子
- 麦撇花藤
- 由跋
- 老鼠瓜
- 罗汉果根
- 地黄花
- 幼油草
- 三角咪
- 空桶参
- 大叶云实
- 山玉兰
- 赛金刚
- 枇杷木白皮
- 大横纹
- 苜蓿根
- 羽裂星蕨
- 粟米草
- 杜楝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墙草根
- 人乳汁
- 芭蕉子
- 白刺花
- 小雪人参
- 毛枝卷柏
- 声色草
- 地瓜果
- 鸡子
- 李树胶
- 黄瓜子
- 马槟榔
- 鱼藤
- 括金板
- 沙冬青
- 紫藤子
- 破牛膝
- 桤木皮
- 猪毛蕨
- 黄秋葵叶
- 虎骨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臭牡丹
- 檵花根
- 异被赤车
- 橙叶
- 鸟巢菌
- 九牛薯
- 硬叶女娄菜
- 南赤瓟
- 对叶四块瓦
- 杉叶藻
- 蓝花子
- 多鳞鳞毛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