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底泥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井底泥
拼音注音
Jǐnɡ Dǐ Ní
别名
井底沙
英文名
black silt in a wall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淡;甘;寒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安胎。主妊娠热病;胎动不安;头风热痛;天泡疮;热疖;烫火烧伤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复方
1.治妊娠得时疫病,令胎不伤:井底泥敷心下。(《肘后方》)2.治头风热痛:井底泥和大黄、芒硝末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3.治蝎毒:井底泥涂之,温则易(《千金方》)
各家论述
1.《证类本草》:主治汤火烧疮。2.《品汇精要》:主天泡疮。3.《纲目》:疗妊娠热病,取敷心下及丹田,可护胎气。4.《东医宝鉴》:治蝎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井底泥
拼音注音
Jǐnɡ Dǐ Ní
别名
井底沙(《证类本草》)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。
性味
寒。
①《证类本草》:"至冷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味甘而大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妊娠热病,胎动不安;头风热窟,天泡疮,热疖。
①《证类本草》:"主治汤火烧疮。"
②《品汇精要》:"主天泡疮。"
③《纲目》:"疗妊娠热病,取敷心下及丹田,可护胎气。"
④《东医宝鉴》:"治蝎螫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复方
①治妊娠得时疫病,令胎不伤:井底泥敷心下。(《肘后方》)
②治头风热痛:井底泥和大黄、芒硝末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小儿热疖:井底泥敷其四围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④治蝎毒:井底泥涂之,温则易。(《千金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嘉兰
- 四季素馨花
- 红螺塔
- 四方藤
- 圣罗勒
- 山丹花
- 胡麻仁
- 花椒
- 三枝叶
- 三角咪
- 山甜茶
- 虎皮楠
- 三出叶委陵菜
- 假木通
- 黄缅桂
- 三台红花
- 吉丁虫
- 黄龙须
- 绒毛诃子
- 九层风
- 三十六荡
- 黄羊角
- 三叶委陵菜
- 假黄麻
- 黄花岩松
- 剑叶玉簪
- 剑叶耳草
- 黄荆根
- 黄皮树皮
- 交让木
- 三分丹
- 假山皮条
- 假耧斗菜
- 黄芪
- 假连翘
- 黄花夹竹桃叶
- 黄花山柰
- 剑叶铁树叶
- 剪夏罗
- 黄花虱麻头
- 卷心菜
- 吉利子树
- 黄荆沥
- 撒发
- 九味一枝蒿
- 黄矾
- 黄竹参
- 黄细辛
- 假蒟果穗
- 黄花母
- 剑叶铁角蕨
- 黄花香茶菜
- 乳香
- 日照飘拂草
- 黄皮
- 黄稔根
- 黄羊肉
- 假香附
- 黄花木
- 卷茎蓼
- 卷边桩菇
- 九子不离母
- 黄皮血藤
- 黄精叶钩吻
- 三匹箭
- 三升米
- 三叶委陵菜根
- 黄芩子
- 黄花地丁
- 黄花夹竹桃
- 黄花忍冬
- 黄花独蒜
- 卷伞菌
- 黄芽白菜
- 黄茶根
- 夹蛇龟
- 黄藨叶
- 黄紫堇
- 黄背草
- 黄背草根
- 僵蛹
- 狨
- 黄石脂
- 交翅木
- 黄耆
- 黄芦木
- 黄花蔷薇
- 劲直蒿
- 卷毛婆婆纳
- 黄藁本
- 黄蘑菇
- 交剪草
- 黄粱米
- 假蓝靛
- 黄花参
- 具苞水柏枝
- 卷柏
- 卷毛耳草
- 无风自动草
- 蛇果黄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