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底泥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井底泥
拼音注音
Jǐnɡ Dǐ Ní
别名
井底沙
英文名
black silt in a wall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淡;甘;寒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安胎。主妊娠热病;胎动不安;头风热痛;天泡疮;热疖;烫火烧伤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复方
1.治妊娠得时疫病,令胎不伤:井底泥敷心下。(《肘后方》)2.治头风热痛:井底泥和大黄、芒硝末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3.治蝎毒:井底泥涂之,温则易(《千金方》)
各家论述
1.《证类本草》:主治汤火烧疮。2.《品汇精要》:主天泡疮。3.《纲目》:疗妊娠热病,取敷心下及丹田,可护胎气。4.《东医宝鉴》:治蝎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井底泥
拼音注音
Jǐnɡ Dǐ Ní
别名
井底沙(《证类本草》)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。
性味
寒。
①《证类本草》:"至冷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味甘而大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妊娠热病,胎动不安;头风热窟,天泡疮,热疖。
①《证类本草》:"主治汤火烧疮。"
②《品汇精要》:"主天泡疮。"
③《纲目》:"疗妊娠热病,取敷心下及丹田,可护胎气。"
④《东医宝鉴》:"治蝎螫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涂敷。
复方
①治妊娠得时疫病,令胎不伤:井底泥敷心下。(《肘后方》)
②治头风热痛:井底泥和大黄、芒硝末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小儿热疖:井底泥敷其四围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④治蝎毒:井底泥涂之,温则易。(《千金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假刺藤
- 蒲儿根
- 酱头
- 金丝带
- 金刀菜
- 金刚口摆
- 金挖耳
- 川山橙果
- 九节风
- 九里香根
- 剪夏罗根
- 蕉芋
- 金刚大
- 金发草
- 刺蓬花
- 金星蕨
- 椴树
- 半拉子
- 僵蛹
- 红树果
- 蛟龙木
- 交翅木
- 金毛木通
- 熊掌
- 剑叶紫金牛
- 梓菌
- 劲直蒿
- 地星
- 卷毛婆婆纳
- 地柏
- 大一面锣
- 角翅卫矛果
- 交连假瘤蕨
- 具苞水柏枝
- 蕨根
- 见风消
- 金爪儿
- 石蔓藤
- 交剪草
- 剑叶铁树
- 蕨
- 卷毛耳草
- 金丝木通
- 花叶竹芋
- 假蓝靛
- 卷柏
- 光亮密网蕨
- 鹅蛋壳
- 鸡屎藤果
- 白螺蛳壳
- 西藏鸡爪草花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白茅根
- 狗娃花
- 葛藟汁
- 刚毛尖子木
- 狗母鱼
- 大山黧豆
- 鬼灯笼根
- 白花龙胆
- 百步还阳丹
- 鸡爪花
- 竹鸡
- 蟹爪
- 西藏土连翘
- 百里香叶杜鹃
- 鬼灯笼
- 碧桃干
- 鸡树条
- 西藏点地梅
- 安息香
- 小礼花种子
- 阿利藤
- 过坛龙
- 狗枣子
- 椬梧
- 西藏圆柏
- 白贝
- 瘴气藤
- 百尾笋
- 矮脚南
- 中华赛爵床
- 筀笋
- 海粉
- 血竭
- 白萆薢
- 高粱米糠
- 鸡爪草
- 二郎剑
- 千层楼
- 粗榧子
- 骨碎补
- 白酒草
- 空心柳
- 竹凌霄
- 掌羽凤尾蕨
- 百里香
- 毛叶黄药
- 白金果榄
- 野苦荬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