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竹参
《中华本草》:黄竹参
拼音注音
Huánɡ Zhú Shēn
别名
土牛膝、土洋参、鸡冠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dannia simplex(Vahl) Brenan[Commelina simplex Vahl;Aneilema simplex (Vahl)Kunth;Murdannia sinica(Ker-Gawl.)Bruckn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细竹蒿草,多年生草本。高20-50cm。根有多数须根。茎常丛生,稀单生,节间甚长,无毛或被短柔毛。基生叶丛生,长12-35cm,宽5-12cm;茎生叶较小,生于茎的中部,叶片条状披针形,长3-7cm,宽约7mm,先端渐尖,基部鞘状抱茎,鞘长1.5-2cm被长睫毛。聚伞花序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;总苞片条形至披针形,果期多脱落;苞片早落;花梗细而挺直,长约4mm;萼片3,浅舟状,长卵形,长约3mm;花瓣3,花丝下部有毛或近无毛;子房3室,长圆形,花柱线形,长约4mm。蒴果卵状三棱形,长约4mm,每室有2颗种子。种子有几乎呈辐射状排列的白色斑块。花期4-7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2000m的疏林草地及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西南等地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滋阴清热;健脾;止血。主阴虚发热;自汗;盗汗;病后体虚乏力;食少;吐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炖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鳞毛蕨
- 薯莨
- 紫参
- 鸡筋参
- 番石榴子
- 蓼大青叶
- 乌苏里黄芩
- 半边风
- 钝叶蔷薇
- 狸尾草
- 瓠子
- 老鼠吹箫
- 玉簪花
- 短腺小米草
- 黄花蒿
- 沙枣
- 阔叶箬竹
- 蜘蛛网
- 紫金标
- 紫葛
- 野海椒
- 皂角菌
- 旋花
- 玉簪
- 小对叶草
- 铁苋
- 香附
- 鳟鱼
- 乌桕木根皮
- 紫麻
- 玉蜀黍根
- 细叶乌蔹莓
- 紫草
- 浙江七叶树
- 蜈蚣萍
- 小贯众
- 挖耳子草
- 菥蓂
- 狭叶蓬莱葛
- 乌贼鱼腹中墨
- 无患树蔃
- 石楠
- 蔓胡颓子叶
- 山梅花
- 宜昌荚蒾叶
- 女贞子
- 一枝黄花
- 树韭菜
- 金银忍冬
- 天名精
- 山黄皮
- 黄杞皮
- 水蓼
- 乌桕
- 桂木根
- 蜀葵
- 牛心茄子
- 鹿藿
- 粉藜
- 篱天剑
- 高山唐松草
- 密蒙花
- 鸬鹚(鸬鹚)
- 观音竹
- 山丹
- 君迁子
- 六月雪
- 长春花
- 桂子
- 马兰
- 小叶双眼龙
- 地骷髅
- 刺楸
- 费菜
- 假酸浆
- 赤瓟根
- 卷丹
- 大泡通皮
- 狗牙根
- 大脚菇
- 毒箭羊角拗
- 隔山消
- 飞蛾七
- 苎麻叶
- 刺黄连
- 野木瓜果
- 水毛花
- 黄龙藤
- 土圞儿
- 蝤蛴
- 大叶蒟
- 水菖蒲
- 马蹄甲
- 高山扁枝石松
- 大一枝箭
- 桃胶
- 粘毛鼠尾草果
- 翻白柴
- 破血丹
- 牛筋刺寄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