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铁泡刺
《*辞典》:红铁泡刺
拼音注音
Hónɡ Tiě Pào Cì
别名
乌龙须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攀援灌木。枝和叶柄被淡褐色绒毛并具散生钩状的皮刺。单叶互生,有柄,阔卵圆形,5裂,长6.5~7.5厘米,宽7~9厘米,先端钝,基部心形,有柔毛,上面脉上有较多柔毛,下面淡褐色,密被锈色绒毛,脉上毛色较深,毛较长,裂片边缘有小圆钝的锯齿。花白色,具极短的梗,团聚生在叶腋内或成总状生于枝顶;萼片密被淡褐色长柔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路旁或疏林中。分布贵州等地。
性味
甘微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凉血,止痛。治吐血,全身出血斑,腹泻,劳伤疼痛。
复方
①治吐血:红铁泡刺一两。煨水服。
②治全身出血斑:红铁泡刺二两。煨水服。
③治腹泻:红铁泡刺五钱,委陵菜根三钱。煨水服。
④治劳伤疼痛:红铁泡刺五钱,白龙须一钱,小血藤、水黄连、黑骨头各三钱。浸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筷子
- 黑心蕨
- 桂木根
- 铅灰
- 红吹风
- 红苕母子
- 红果冬青根
- 红花刺参
- 红车轴草
- 红泽兰
- 红叶铁线莲
- 红皮
- 红树皮
- 红田乌草
- 红毛对筋草
- 红花小独蒜
- 竹林消
- 红芋
- 红半边莲
- 红葵
- 树茭瓜果
- 胭木
- 红旱莲
- 冻绿叶
- 红毛悬钩子
- 红花
- 红土子皮
- 草苁蓉
- 红辣树根
- 红大戟
- 红梗草根
- 红芪
- 胡麻草
- 红毛野海棠
- 红母猪藤
- 蝼蛄
- 红果参
- 胡荽子
- 红枫荷
- 玉蜀黍苞片
- 红参
- 紫薇皮
- 赤翅蜂
- 黑骨走马
- 红升麻
- 柞木枝
- 红筷子冠毛
- 红楠皮
- 地血香
- 红石耳
- 红直獐牙菜
- 长距鸟足兰
- 花拐藤根
- 红子仔
- 泽漆
- 酸藤果
- 风轮菜
- 红果楠
- 干贝
- 红龙
- 胡荽
- 红叶树子
- 红白二丸
- 葫芦藓
- 红花木莲
- 红花绿绒蒿
- 破天菜
- 肥皂核
- 金牛七
- 红花栝楼
- 红升丹
- 红薯细辛
- 红鬼笔
- 越橘叶
- 胡麻叶
- 红花杜鹃
- 红背马蓝
- 黑面叶根
- 红天葵
- 红血藤
- 红花岩松
- 肥肉草
- 胡椒
- 马鞍藤根
- 红小麻
- 红母鸡草
- 花斑叶
- 亮菌
- 密脉鹅掌柴
- 鼠
- 竹叶兰
- 红椿
- 红绿草
- 红陈艾
- 胡子七
- 红马蹄乌
- 冷饭果
- 长柄秋海棠
- 红景天
- 胡燕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