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铁泡刺
《*辞典》:红铁泡刺
拼音注音
Hónɡ Tiě Pào Cì
别名
乌龙须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攀援灌木。枝和叶柄被淡褐色绒毛并具散生钩状的皮刺。单叶互生,有柄,阔卵圆形,5裂,长6.5~7.5厘米,宽7~9厘米,先端钝,基部心形,有柔毛,上面脉上有较多柔毛,下面淡褐色,密被锈色绒毛,脉上毛色较深,毛较长,裂片边缘有小圆钝的锯齿。花白色,具极短的梗,团聚生在叶腋内或成总状生于枝顶;萼片密被淡褐色长柔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路旁或疏林中。分布贵州等地。
性味
甘微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凉血,止痛。治吐血,全身出血斑,腹泻,劳伤疼痛。
复方
①治吐血:红铁泡刺一两。煨水服。
②治全身出血斑:红铁泡刺二两。煨水服。
③治腹泻:红铁泡刺五钱,委陵菜根三钱。煨水服。
④治劳伤疼痛:红铁泡刺五钱,白龙须一钱,小血藤、水黄连、黑骨头各三钱。浸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雪柳
- 红辣树根
- 红蒂蛇
- 红线麻
- 胡杨
- 胡颓子叶
- 红藤蓼
- 红走马胎
- 胡桃油
- 胡芦巴
- 胡麻花
- 红紫苏
- 红车轴草
- 红花小独蒜
- 红马蹄草
- 红苕母子
- 红药子
- 红酸七
- 红花栝楼
- 红茴香叶
- 红花
- 红骨参
- 胡桃花
- 牛蹄
- 绿萼梅
- 红花菜
- 红绵藤
- 红荆芥
- 蜘蛛香
- 红辣蓼
- 胡枝子根
- 红色新月蕨
- 红雀珊瑚
- 鹅内金
- 红花山牵牛
- 红莲子草
- 红背桂
- 红花寄生
- 红背马蓝
- 红辣槁树皮
- 红铧头草
- 胡萝卜
- 胡萝卜子
- 红花绿绒蒿
- 红花锦鸡儿
- 红菠菜
- 云南莲座蕨
- 蒲桃
- 红血藤
- 红花苗
- 红茴香根
- 红豆
- 红麸杨
- 胡豆草
- 九里香
- 红陈艾
- 红花酢浆草
- 胡桃壳
- 胡桐泪
- 红茄苳
- 红钉耙藤
- 胡子七
- 胡荽
- 红花龙胆
- 胡桃叶
- 红花青藤
- 红蒿枝
- 红靛
- 红花木莲
- 红花岩松
- 红麸杨根
- 姜三七
- 红萆薢
- 红黑二丸
- 胡桃青皮
- 胡葱
- 胡桃枝
- 砂仁花
- 广玉兰
- 红马蹄乌
- 金花茶叶
- 裂序楼梯草
- 红豆蔻
- 青龙藤
- 灰锤
- 卵叶鳞始蕨
- 桔梗
- 千针万线草
- 菊花暗消
- 臭草
- 山鸢尾花
- 红缘层孔菌
- 红芋
- 石楠
- 大花剪秋罗
- 匙叶草
- 秋枫木
- 痄腮树
- 番木瓜
- 黄皮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