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蚁虫
《中华本草》:花蚁虫
拼音注音
Huā Yǐ Chónɡ
别名
黄蚂蚁、花腰皮、大花虫、红腰虫
英文名
yellow ant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隐翅虫科动物多毛隐翅虫的全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aue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捕捉,鲜用。
原形态
多毛隐翅虫,形如蚂蚁,全身散生褐色毛,鞘翅甚短,长方形,颜色深蓝或暗绿。触角丝状,末端为暗褐色。小腮须由3节、4节组成,第4节甚短,末端成疣状,亦呈暗褐色。后头呈颈状,头及尾端之两节为黑色。前胸背板稍呈卵形,其腹面及足皆为赤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生活于田边、沟旁及玉米根周围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几乎均有分布。
性味
味苦;性寒;有毒
归经
肺;心经
功能主治
解毒87散结;杀虫止痒。主瘰疬;牙痛;神经性皮炎;癣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取汁、浸酒涂擦。
注意
本品有毒,不可内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蚁虫
拼音注音
Huā Yǐ Chónɡ
别名
多毛隐翅虫
来源
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.,以全虫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功能主治
解毒,杀虫,止痒。主治神经性皮炎,癣疮。
用法用量
本品适量,用75度酒精浸泡3日后,取液外擦患处,每7天擦1次。
注意
有毒,不可内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河蚌
- 地锦
- 五谷虫
- 念珠根黄芩
- 生瓜
- 鬼羽箭
- 银叶柳
- 细锥香茶菜
- 大飞扬
- 干檀香
- 九节风
- 冬青子
- 五脉绿绒蒿花
- 威灵菊
- 芦花
- 小黑牛
- 大石枣
- 厚叶沿阶草
- 阳桃根
- 小苦参
- 八目鳗
- 屏风草
- 虎膏
- 山香圆
- 五色草
- 金刚刺
- 紫青藤
- 藏羚角
- 蜂胶
- 黄背草苗
- 胡桃叶
- 胡桃枝
- 乌药
- 蔛草
- 赛繁缕
- 小通草叶
- 石瓜子莲
- 银毛委陵菜
- 水杨木白皮
- 西南金刚藤
- 熊蕨根
- 小青藤香
- 滇羌活
- 双参
- 虎头蕉
- 海茄子
- 大麻疙瘩
- 帕梯
- 白紫草
- 鹈鹕油
- 小鬼钗
- 桂皮紫萁
- 蘽根
- 家独行菜
- 悬钩根
- 披针叶兔耳风
- 东北蛔蒿
- 地膏药
- 玉簪花
- 山椒草
- 绣球防风
- 九牛造
- 光头稗子
- 狍茸
- 红车轴草
- 鹤肉
- 蒙古山萝卜
- 复生草
- 蛇葡萄根
- 猪肺
- 木蓝
- 草血竭
- 蓼螺
- 象牙草
- 黄根
- 南蛇藤果
- 红香藤
- 皮袋香
- 垂丝海棠
- 番杏
- 一年蓬
- 南烛根
- 蒿枝七
- 蜂窝草
- 小花花椒
- 惊风草
- 四季青
- 元宝草
- 长圆叶艾纳香
- 广金钱草
- 普贤菜
- 柠鸡儿果
- 丽江独活
- 钓杆柴
- 大叶凤仙花
- 海龟
- 青盐陈皮
- 紫茎牙痛草
- 银粉背蕨
- 留兰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