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眉草
《中华本草》:画眉草
拼音注音
Huà Méi Cǎo
别名
榧子草、星星草、蚊子草
英文名
all-grass of Indian Lovergrass
出处
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画眉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agrostis pilosa(L.) Beauv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画眉草,一年生草本,或斜上升,高20-60cm,通常具4节,光滑。叶鞘稍压扁,鞘口常具长柔毛;叶舌退化为1卷纤毛;叶片线形,长6-20cm,宽2-3mm,扁平或内卷,背面光滑; 表面粗糙。圆锥花序较开展,长15-25cm,分枝腋间具长柔毛,小穗成熟后,暗绿色或带紫黑色,长3-10mm,有4-14朵小花;颖披针形,先端钝或第2颖稍尖,第1颖长约1mm,常无脉,第2颖长1-1.5mm,有1脉;外稃侧脉不明显,第1外稃广卵形,长1.5-2mm,迟落或宿存;雄蕊3,花药长约0.3mm。颖果长圆形,长约0.8mm。花、果期8-11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和向阳环境。宜选择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。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法。3-4月播种,在整好的地上,按行距20-25cm开沟,条播,播后盖土。 田间管理 出苗后,要注意拔除杂草,追肥1-2次,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。天旱时注意灌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荒芜田野草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。
性味
甘;淡;凉
功能主治
利尿通淋;清热活血。主热淋;石淋;目赤痒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研末调搽或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治跌打损伤。2.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;主治尿路感染,肾盂肾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画眉草
拼音注音
Huà Méi Cǎo
别名
榧子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星星草(《植物名汇》),蚊子草(《种子植物名称》)。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画眉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去净泥土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0~60厘米。叶鞘无毛或在鞘口具疏柔毛;叶舌退化为一圈纤毛;叶片狭线形,长3~30厘米,宽2~4毫米,上面粗糙。圆锥花序长约为植株的1/3,枝腋有长毛;小穗成熟后暗绿色或带紫黑色,长2~7毫米;颖先端钝或第二颖稍尖,第一颖长0.5~0.8毫米,常无脉,第二颖长1~1.2毫米,有1脉;外稃侧脉不明显,第-外稃长1.5~2毫米。内稃作弓形弯曲,稍短,二脊粗糙至有纤毛。颖果长圆形,长O.6~1毫米。花果期8~11月。
生境分布
多生于荒芜田野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华南各地。
功能主治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跌打损伤。"
②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主治尿路感染,肾盂肾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调搽。
复方
治脓疱疮:星星草花序,炒黑存性,研细,香油调擦患处,每日一次,连擦三至五天。(《全展选编·皮肤科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乌头附子尖
- 鸭脚木皮
- 莙荙菜
- 云南铁扁担
- 番石榴子
- 墙草
- 岩丸子
- 桑瘿
- 黄牛毛藓
- 荷苞花
- 山货榔
- 四照花皮
- 吴萸叶五加
- 狗肾
- 旋复花
- 金银花
- 红毒茴
- 槭叶草
- 松蒿
- 刺天茄叶
- 大九股牛
- 楝叶
- 土白芨
- 眼镜蛇
- 落叶梅
- 水马桑枝叶
- 小花花椒
- 杜仲叶
- 宁波溲疏
- 一把篾
- 黄茅
- 小接筋草
- 南蛇藤
- 路边草
- 臭梧桐
- 岩五加
- 肾蕨
- 甘土
- 广布柳叶菜
- 豌豆七
- 萝芒树皮
- 木荷叶
- 吊兰
- 打箭菊
- 灰叶
- 蜢臂兰
- 定心散
- 小喇叭
- 小黑牛
- 笔罗子
- 九连灯
- 地柏树
- 假报春花
- 海蜇皮
- 山壳骨
- 野猪胆
- 金鸡纳
- 匐地龙
- 岩乌头
- 野鸦椿叶
- 刺葡萄
- 金背枇杷
- 广西九里香
- 扶桑叶
- 楠木皮
- 蓝花绿绒蒿
- 蒌蒿
- 阴香叶
- 土荆芥
- 东北埃蕾
- 大黄
- 圆叶千金藤
- 丢了棒
- 石蕊
- 苜蓿根
- 锯齿溪蟹
- 地柏
- 伏牛花
- 一叶萩
- 小叶双眼龙
- 刺茶美登木
- 滇苦菜
- 榧枝叶
- 分筋草
- 地骨皮
- 海雹菜
- 血经草
- 桃子
- 鲨鱼胆
- 狗牙根
- 凤眼果根
- 山黄豆藤
- 樱草根
- 牙新渊
- 野漆树叶
- 合萌根
- 喜树叶
- 锯叶竹节树
- 假稻
- 三叶罗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