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栀根
《*辞典》:水栀根
拼音注音
Shuǐ Zhī Gēn
出处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水栀"条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解热凉血,镇静止痛,疏风除湿。
复方
①治黄肿黄疽:水栀根二至四两,切碎,水煎服。
②治关节炎:水栀根二至四两,猪蹄半斤,黄酒二两。水煎服。
③治牙痛:水栀根一两,切碎,水煎内服或口含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水栀根
拼音注音
Shuǐ Zhī Gēn
别名
大花栀子
英文名
root of Largeflower Gardenia
出处
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. Grandiflora Nakai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大花栀子,常绿灌木。枝绿色,幼枝具垢状毛。叶对生或3叶轮生;具短柄;托叶膜质,基部合生成鞘;叶片革质,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-14cm,宽2-5cm,先端渐尖或短尖,全缘,两面光滑,花大,单生于枝端或叶腋,径约7cm,花白色,极香;花萼裂片6,线状;花冠裂片广倒披针形;雄蕊6,花药线形;子房下位,1室,花柱厚,柱头棒状。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3-7cm,径1-1.5cm,黄色,纵棱较高,果皮厚,花萼宿存。花期5-7月。果期8-11月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除湿;祛风止痛。主湿热黄疸;风湿关节痛;风火牙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淡竹根
- 单花鸢尾
- 海芋
- 小白绵参
- 鸡爪槭
- 地乌
- 狗宝
- 茳芒决明
- 天名精
- 插田泡
- 毛花洋地黄
- 密枝问荆
- 大鳞毛蕨
- 天文草
- 花南星
- 红椋子
- 河豚目
- 大丁草
- 白千层
- 血榧
- 肾萼金腰
- 茜草根
- 白线薯
- 忽布筋骨草
- 帽兰
- 麻鱼肉
- 广西九里香根
- 毛鬼头伞
- 山刺梨
- 青藤
- 黄花忍冬
- 小叶石楠
- 尖苞柊叶根
- 台湾千金藤
- 铁骨银参
- 川滇桤木
- 羊毛绒球蟹
- 野香橼花
- 苦天茄叶
- 仙茅
- 指甲花叶
- 虎头兰
- 木豆叶
- 大青草
- 葱实
- 黄颡鱼
- 黄果茄
- 岩筋菜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滇羌活
- 虎斑游蛇
- 菊花暗消
- 角蒿
- 毛木通
- 大叶树萝卜
- 山麻雀
- 细果角茴香
- 狭叶鸦葱
- 白胶香
- 花椒簕
- 大叶白头翁
- 风化硝
- 青箭
- 牛奶子
- 桑寄生
- 峨参叶
- 脐带
- 大过路黄
- 孩儿茶
- 九龙盘
- 草木樨
- 一窝鸡
- 花叶子
- 岗梅根
- 杏花
- 毛蓼
- 青檀香
- 蚕蛹
- 茶油粑
- 岩陀
- 小接骨丹
- 尼泊尔鸢尾子
- 水朝阳草
- 沉香
- 红毛蛇
- 核桃仁
- 隔山消
- 木麻黄种子
- 黑葡萄液汁
- 披散糖芥
- 山韭
- 贯叶连翘
- 蜈蚣兰
- 砂仁壳
- 海螺壳
- 菊花脑
- 川榛
- 升药
- 锯锯藤
- 大脚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