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兴花
《中华本草》:素兴花
拼音注音
Sù Xìnɡ Huā
别名
野素馨、鸡爪花、素馨花
出处
素兴花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群芳类,曰:"素兴花,生云南,蔓生,藤、叶俱似金银花,花亦相类,初生细柄如丝,长苞深紫,袅袅满架,渐开五瓣圆长白花,淡黄细蕊,一缕外吐,香浓近浊,亦有四季开者。"据以上记述与附图,应为本种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多花素馨的全株及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全株全年或秋季采收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花于春、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,晾干。
原形态
缠绕木质藤本,高1-10m。小枝圆柱形或具棱。叶对生,羽状深裂或为羽状复叶,有小叶5-7枚;叶柄长0.4-2cm;顶生小叶片通常明显大于侧生小叶片,披针形或卵形,长2.5-9.5cm,宽1-3.5cm,先端锐尖至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小叶柄长0-2cm,侧生小叶片卵形或长卵形,长1.5-8.4cm,宽1-2.7cm;小叶片具明显基出脉3条。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苞片锥形,长1-6mm;花梗长0.5-2.5cm;花极芳香;花萼无毛或被微柔毛,萼管长1-2mm,裂片5枚,三角形或锥状线形,约与萼管等长;花冠花蕾时外面呈红色,开放后变白,花冠管细长,长1.3-2.5cm,裂片5枚,长圆形或狭卵形;花柱异长。果近球形,径0.6-1.1cm,黑色。花期2-8月,果期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灌丛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呈类圆柱形,直径约5mm。叶多卷曲皱缩,小叶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,长2-6cm,宽1-2cm,基部心形,略不对称,具三出脉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多卷缩成团或脱落;花萼筒状,裂片5,三角形,约与萼筒等长,花冠裂片5枚,基部高脚碟状,淡黄白色。质稍脆。气香,味微苦。
性味
苦;微辛;性凉
功能主治
行气;活血;止痛;清热散结。主胸胁脘腹胀痛;血滞痛经;月经不调;睾丸肿痛;淋巴结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黄实
- 松针
- 麻口皮子药
- 毛梾枝叶
- 还魂草
- 白带草
- 金雀儿
- 乌蛇膏
- 柿木皮
- 血余
- 青羊参
- 华风车子根
- 蒲葵叶
- 狗牙根
- 砂仁壳
- 鹊豆
- 狗尾草
- 吊山桃
- 了哥王
- 十字苔草
- 红曲
- 金花菜
- 刺楸茎
- 香排草
- 紫背草
- 橹罟子
- 披针骨牌蕨
- 大田基黄
- 碎米荠
- 乌桕根皮
- 野芝麻花
- 竻慈姑
- 独椒
- 八角枫
- 砂漏芦根
- 石龙子
- 大发表
- 貂尾
- 淡竹叶
- 碧桃干
- 葱花
- 斑茅花
- 牛蹄甲
- 山海螺
- 耳叶排草
- 露蕊乌头
- 黄花远志
- 白仙茅
- 巴豆油
- 车前状垂头菊
- 伞花绢毛菊
- 翅茎蜂斗草
- 白鹇
- 土马鬃
- 含羞草根
- 毛脉柳叶菜
- 阿魏侧耳
- 光叶水苏
- 糖茶藨
- 锦地罗
- 鹌鹑蛋
- 搬倒甑
- 红药子
- 紫背天葵草根
- 通天草
- 清香桂
- 蛤蟆草
- 五加皮
- 胡芦巴
- 乌蛇皮
- 白绿叶
- 白云瓜花
- 鸡爪簕
- 普陀南星
- 山桂花
- 麻栎
- 杉木根
- 红毛菍
- 诃子核
- 西藏桃叶珊瑚果
- 穗花杉种子
- 柳枝
- 钟花草
- 向日葵子
- 冬菇
- 红龙
- 狐肉
- 长果山橙
- 箐跌打
- 升登
- 草乌叶
- 睡菜根
- 紫贝
- 黄瑞木
- 拘那花
- 眼睛草
- 泽泻叶
- 梨果榕
- 菊花根
- 大红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