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腊竹
《中华本草》:石腊竹
拼音注音
Shí Là Zhú
别名
川蔗寄生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列当科植物假野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ristisonia hookeri Clarke [C.sinensis G. Beck;Gleadouia lepoensis Hu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假野菰 全株高3-8(-12)cm。常数株簇生,近无毛。茎短,不分枝,长1-2cm。叶少,叶片卵形。花常2至数朵簇生于茎的顶端;苞片长圆形卵形,长0.8-1cm,宽5-6mm;近无梗或具极短的梗;花萼筒状,干后近膜质或近革质,长1.5-3cm,先端常不整齐,5浅裂,极稀4浅裂,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对形,不等大;花冠筒状,白色,稀浅紫色,长2-7cm,先端5裂,裂片近圆形,全缘;雄蕊4,内藏,花丝着生于筒的近基部,长0.8-1cm,上方的2枚雄蕊1室,发育,卵球形或椭圆形,长3-4mm,下方的1枚雄蕊1室发育,另一室退化成棍棒状附属物,附属物长4-6mm,基部具小尖头;子房1室,花柱长2.5-4cm,无毛,稀上部被稀疏的腺毛,柱头大,盘状,直径4-6mm。果实卵形。种小,多数。花期5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2000m的竹林下或潮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地区。
功能主治
解毒;除湿。主阴部疳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姜
- 竹节七
- 地黄
- 东北鼢鼠
- 紫萝兰
- 乌榄根
- 阳桃
- 大红毛叶
- 头发七
- 蜂蜜
- 云南红豆蔻
- 毛黄堇
- 可爱复叶耳蕨
- 阿尔泰瑞香
- 螺厣草
- 两面针
- 七里明
- 椴叶独活
- 大叶风沙藤
- 五味草
- 水鳖蕨
- 山茱萸
- 山大刀
- 罗盖叶
- 台湾千金藤
- 山蒟
- 鹅毛
- 茉莉根
- 大独叶草
- 黄瑞木
- 血见愁
- 披针骨牌蕨
- 海莲叶
- 黑沙蒿
- 金花蚤草
- 路郎鸡
- 梧桐
- 毛葡萄
- 风箱树叶
- 铃兰
- 防风花
- 水百合
- 假茼蒿
- 红蒂蛇
- 狗响铃
- 小构树叶
- 家独行菜
- 蒟蒻薯叶
- 刺果甘草
- 光叶巴豆
- 辣蓼草
- 灯台树
- 风叶藤
- 通花花
- 桂木干
- 羊胎
- 膜蕨囊瓣芹
- 黑果拨毒散
- 蟑螂
- 大金银花
- 小红蒜
- 云木香
- 金线兰
- 碱花
- 金荞麦茎叶
- 红须须
- 湖北海棠
- 枳椇叶
- 泽芹
- 鳡鱼
- 昂天莲
- 多茎野豌豆
- 半边菜
- 杜鹃兰
- 拐枣七
- 灵猫骨
- 功劳子
- 华东瘤足蕨
- 石芥菜
- 古羊藤
- 对叶百部
- 吉祥草
- 披散糖荠
- 竹叶椒
- 迭裂黄堇
- 唇香草
- 羊蹄暗消
- 光石韦
- 番石榴根
- 柘树茎叶
- 猪母柴根
- 小垂头菊
- 山扁豆
- 西南卫矛
- 鳙鱼
- 楼梯草根
- 半边莲
- 木半夏根
- 柏根白皮
- 牛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