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地钱
《中华本草》:石地钱
拼音注音
Shí Dì Qián
别名
石蛤蟆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瘤冠苔科(石地钱科)植物石地钱的叶状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eboulia hemisphaerica(L.)Raddi[Marchantia hemisphaerica L.;Asterella hemisphaerica Beauv.;Grimaldia hemisphaerica Lind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叶状体扁平,二歧分叉的带片状,长1-4cm,宽3-7mm,先端心形,背面深绿色,边与腹面呈紫红色,沿中肋沟处生多数假根。气孔单一型,凸出,孔边细胞6-9个,4-5列。气室数层,无营养丝。鳞片覆瓦状排列,两侧各1列,紫红色,半月形。雌雄同株。雄托圆盘状,无柄,生于叶状体中部。雌托生于叶状体先端,柄长1-2cm,托顶半球形,绿色,4瓣裂,每瓣腹面有总苞片2枚。孢蒴球形,黑色;孢子黄褐色,表面具网纹,直径60-90μm。弹丝长约400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石壁和土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及西南等地区。
化学成分
含R -(-)-8,11-二氢-α-花侧柏酮[R -(-)-8,11-dihydro-α-cuparenone],右旋-8(12)-全萼苔烯-9α-醇(gymnomitr-8(12)-en-9α-ol),R -(-)-α-花侧柏酮[R -(-)-α-cuparenone],6α,22-何帕二醇(6α,22-hopanediol),8β-羟基-9-全萼苔酮(8β-hydroxygymnomitrian-9-one),8(12)-全萼苔烯-9-酮(gymnomitr-8(12)-en-9-one], 豆甾醇(stigmasterol),芹菜素-7,4′-二甲基醚(apigenin-7,4′-dimethylether)。
性味
淡;涩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血。主疮疖肿毒;烧烫伤;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2-15g。外用:适量,研粉敷;或捣敷。
复方
1.治疮疖肿毒 (石地钱)鲜品配苎麻根或南瓜瓤,捣烂敷。[br]2.治烧烫伤 (石地钱)鲜口研粉(烂),加三黄散(中药成方),等分,鸡蛋清调敷。或鲜品加南瓜瓤,捣匀敷。(1-2方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[br]3.治跌打肿痛 石地钱9g。煎服。并取鲜品适量捣敷患处。[br]4.治外伤出血 石地钱晒干,研末外敷。(3-4方出自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猴头菌
- 石瓜子莲
- 石羊菜
- 石上柏
- 石决明
- 石枣子
- 石蟹
- 湖北贝母
- 石帆
- 石椒草
- 石斑鱼
- 石花菜
- 石上莲
- 海龟
- 地皮风
- 大乌泡根
- 肝风草
- 秧青
- 寄生藤
- 见血清
- 柞木枝
- 丢了棒
- 降真香
- 金银花
- 石榴根皮
- 石蜐
- 枳壳
- 石腊竹
- 金花菜
- 金精石
- 海蜇皮
- 独叶一枝花
- 柔软石韦
- 胡桃根
- 铁线草
- 柳白皮
- 家麻树
- 砗磲
- 海鹞鱼肝
- 鬼灯笼
- 尖叶铁扫帚
- 豆豉草
- 鸡卵草
- 蛇王藤
- 狗牙根
- 红豆
- 樗白皮
- 石血
- 石链子
- 高良姜
- 景天三七根
- 骆驼黄
- 白蘑
- 海鹞鱼齿
- 蕤仁
- 禾虫
- 桤木
- 獾油
- 黄连花
- 海金沙根
- 黄背草
- 隔山消
- 对对参
- 岩枇杷
- 女菀
- 蝮蛇骨
- 火赤链蛇
- 石枣
- 垂柳
- 冬葵子
- 过江龙
- 多刺绿绒蒿
- 叩头虫
- 黑珠芽薯蓣
- 小龙胆草
- 岩青兰
- 青刺尖
- 丁萝卜
- 黄芽白菜
- 石上藕
- 栾樨
- 地瓜子
- 黑大豆皮
- 石蜡红
- 石脑油
- 水丁香
- 石南叶
- 狍茸
- 接骨丹
- 海松子
- 七里香
- 甘青铁线莲
- 野烟叶
- 黄花远志
- 石梓
- 睡菜
- 橘红珠
- 石龙胆
- 刺果甘草
- 鹿梨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