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茴香子
《中华本草》:砂茴香子
拼音注音
Shā Huí Xiānɡ Zǐ
别名
沙前胡籽
英文名
Ferula bungeana Kitan.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erul bungeana Kitang.采收和储藏:8-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植株密被短柔毛。根圆柱形,粗约8mm,根颈残存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。茎单一,有分枝,苍白色,从下部向上分枝成伞房状。基生叶莲座形,柄基部扩展成鞘;叶片轮廓广卵形至三角形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,再羽状深裂,小裂片楔形至倒卵形,长1-3mm,宽1-2mm,常3殂,先端细尖,被密集短柔毛,灰蓝色;茎生叶少,一至二回羽状全裂;上部叶片简化成披针形叶鞘。复伞形花序生于茎、枝和小枝顶端,直径4-12cm;总苞片缺或1-3,锥形;伞辐4-15;小伞形花序有花5-12;小总苞片3-5,线状披针形;萼齿卵形;花瓣黄色,广椭圆形,先端内弯;花柱基扁圆锥形,花柱延长,柱头增粗。分生果广椭圆形,果棱突起,长10-15mm,宽3-6mm,每棱槽中有油管1,合生面油管2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性味
味辛;甘;性平
功能主治
理气健胃。主脘腹胀痛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梨枝
- 假刺藤
- 岩椒草
- 木莲果
- 白沙糖
- 臭藤子
- 稷米
- 郁李根
- 箭杆杨
- 牛耳枫根
- 鲫鱼胆草
- 牡荆
- 千年不烂心
- 甘遂
- 酸不溜根
- 大瓦韦
- 花蕊石
- 苦苣
- 雀脑
- 牛肚
- 毗黎勒
- 鼠肝
- 大金刀
- 鲥鱼鳞
- 榠樝
- 小接骨丹
- 木竹子皮
- 泡囊草根
- 五指茄
- 海蜇皮
- 杂蘑
- 蔷薇枝
- 皱叶鼠李
- 银南星
- 棉团铁线莲
- 岗梅
- 爵床
- 蜗牛壳
- 百里香
- 桑根
- 赤胫散
- 飞龙掌血
- 紫丁香
- 地牯牛
- 满树星
- 黄颔蛇骨
- 榧子
- 乌蔹莓
- 费菜
- 牙疳药
- 豆黄
- 鲫鱼
- 洪连
- 墓头回
- 水毛射
- 扁秆藨草
- 莱菔缨
- 虎石头
- 大果臭椿皮
- 玉带海雕
- 消石
- 蛇根草
- 假蒟果穗
- 大良姜
- 乌泡刺
- 草木灰
- 金草
- 唐古特马尿泡
- 走茎丹参
- 自事口草
- 鹧鸪脚
- 紫金牛根
- 詹糖香
- 锥螺厣
- 藏青杠
- 走马风
- 震天雷
- 紫金血藤
- 紫铜矿
- 钻天杨
- 钻石风
- 锥连栎
- 走游草
- 紫鸭跖草
- 藏红花
- 蜇虫
- 转心莲
- 针刺铁仔
- 钻地风
- 紫金砂
- 紫青藤
- 紫青藤根
- 纵条肌海葵
- 肿节风
- 自消容
- 自消容根
- 藏青果
- 蜘蛛抱蛋
- 蜘蛛果茎叶
- 蜘蛛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