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树菌
《中华本草》:合树菌
拼音注音
Hé Shù Jūn
别名
薄皮纤孔菌、桂花菌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nonotus cuticularis(Bull.ex Fr.)Karst.[Boletus cuticularis Bull.;Polyporus cuticularis(Bull.)Fr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稀针孔菌 子实体韧肉质至革质,侧生无柄,有时覆瓦状。菌盖半圆形至扇形,基部狭窄。(2-10)cm×(3-20)cm,厚3-20mm;盖面红褐色至栗褐色,有短粗的绒毛,渐变为纤毛状或近光滑,往往有环带;边缘暗灰色,薄、锐,常内卷。管口面初期近白色,后与菌盖同色,每1mm间2-5个;管壁薄,后期裂为齿状。刚毛稀少,有时无,褐色,锥形,(13-30)11μm×(5-7)μm。孢子近球形至宽椭圆形,(4-8)μm×(3.5-5.5)μm,黄褐色,光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桦等阔叶树腐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。菌盖扇形或半圆形,基部较窄,长径2-15cm,短径2-8cm,厚3-12mm,表面琥珀褐色或栗色,有同心环带,光滑或有粗毛,边缘薄,内卷,暗灰色。管口面与菌盖表面同色,管口多角形,或有齿裂。质硬。气微,味淡。
药理作用
对小白鼠肉瘤及艾氏瘤的抑制率分别为90%及100%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顺气;益神;祛风;抗肿瘤。主胃病;麻风病;肿瘤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莺
- 草胡椒
- 芦子
- 天胡荽
- 黄杨子
- 大发表
- 蜂乳
- 青麸杨根
- 鹌鹑蛋
- 桃枝
- 蛤蜊粉
- 川楝子
- 湖北海棠
- 洪连
- 树葫芦
- 尖萼厚皮香
- 苦草
- 堇宝莲叶
- 新疆紫草
- 牛鼻
- 野芭蕉
- 四脚蛇
- 豆列当
- 龙舌兰
- 交连假瘤蕨
- 草果
- 樟树果
- 土黄连
- 龙齿
- 野苋子
- 雷公藤
- 隔山消
- 苎花
- 牛屎树
- 赤瓟根
- 血党
- 蜈蚣萍
- 蜘蛛网
- 乌桕
- 三枝枪
- 白背叶
- 玉簪花
- 紫鸭跖草
- 蘘荷花
- 驴肉
- 紫背天葵草
- 乌鳢
- 三色堇
- 粉藜
- 鹿藿
- 粉绿藤
- 水黄杨木
- 皂荚
- 铁苋
- 麦角
- 乌桕木根皮
- 大五爪金龙
- 八角枫花
- 接骨木花
- 耧斗菜
- 肉根还阳参
- 猪肺
- 铁扫帚
- 紫葛
- 费菜
- 毒箭羊角拗
- 海金沙
- 梧桐白皮
- 罗勒
- 白子菜
- 醋林子
- 灯笼花
- 鸡血藤
- 大脚菇
- 长春花
- 五代同堂
- 旋蒴苣苔
- 莲子心
- 榔榆皮
- 七里香
- 阔叶石韦
- 树舌
- 苦绳
- 接骨木
- 复羽叶栾树
- 石楠
- 苦生叶
- 降香
- 猴樟
- 金刚口摆
- 白柳
- 千针万线草
- 柳叶
- 毛女贞
- 鹊豆
- 长梗千里光
- 炙甘草
- 飞蛾藤
- 八爪金龙
- 断肠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