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秧竻蕊
《中华本草》:火秧竻蕊
拼音注音
Huǒ Yānɡ Lè Ruǐ
英文名
Stamen of Ancients Euphorbia
出处
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.的花蕊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phorbia antiquorum L.
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摘,鲜用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phorbia antiquorum L.
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摘,鲜用。
原形态
金刚纂 灌木,高达1m。含白色乳汁;分枝圆柱状或具不明显的3-6棱,小枝肉质,绿色,扁平或有3-5个肥厚的翅,翅的凹陷处有一对利刺。单叶互生;具短柄;托叶皮刺状,坚硬;叶片肉质,倒卵形,卵状长圆形至匙形,长4-6cm,宽1.5-2cm,先端钝圆有小尖头,基部渐狭,两面光滑无毛。杯状聚伞花序,每3枚簇生或单生,总花梗短而粗壮,长约4mm;总苞半球形,直径约1cm,黄色,5浅裂,裂片边缘撕裂;雌雄花同生于总苞内;雄花多数,有一具柄雄蕊,鳞片倒披针形,边缘撕裂,中部以下合生;腺体4枚,2唇形,下唇大,宽倒卵形,无花瓣状附属物;雌花无柄,生于总苞中央,仅有一个3室的上位子房,花柱分离,基部多少合生,先端2裂。蒴果球形,光滑无毛,直径约1cm,分果爿稍压扁。花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村舍附近或园地,多栽培作观赏或绿篱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利尿;解毒。主膨胀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煎鸡蛋包。
各家论述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解毒消肿、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治臌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火秧竻蕊
拼音注音
Huǒ Yānɡ Lè Ruǐ
出处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花蕊。
功能主治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解毒消肿。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治臌胀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真藓
- 毛叶黄药
- 獐骨
- 桃儿七果
- 地龙
- 海粉
- 香胶木
- 揉白叶
- 桂竹香
- 鹭肉
- 鬼灯笼
- 软皮树
- 金樱根
- 小花琉璃草
- 米仔兰
- 百合
- 牦牛角
- 油茶根
- 蒙疆苓菊
- 蔓荆子
- 水藁本
- 樟树果
- 棕榈花
- 铁线草
- 石斑鱼
- 吹风散
- 油柑叶
- 亚麻子
- 岩冬菜
- 麦撇花藤
- 油桐叶
- 月季花
- 岩松鼠骨
- 岩豆藤花
- 藤槐
- 油渣果
- 柚
- 老虎须
- 仰天钟根
- 圆瓣冷水花
- 岩兰花根
- 柚核
- 百尾笋
- 岩菖蒲
- 椰子瓤
- 榆荚仁
- 油渣果根
- 蘑菇
- 岩蒿
- 白千层
- 异被赤车
- 圆叶锦葵根
- 青江藤
- 撒发
- 夜合花
- 芒
- 岩梭花
- 龙骨
- 毛诃子
- 海南茄
- 宜昌楼梯草
- 异型莎草
- 水禾麻
- 有瓜石斛
- 松节油
- 鹩哥舌
- 甜茶藤
- 元宝槭
- 山油麻
- 狭叶山胡椒
- 宜梧叶
- 刺竹叶
- 圆果冷清草
- 马肉
- 元元草
- 楹树
- 问荆
- 岩丸子
- 岩豆藤根
- 石菖蒲花
- 海柏
- 竹荪
- 荷叶
- 宜昌荚蒾
- 黄三七
- 圆叶乌桕
- 岩节连
- 爬山虎
- 菜子七
- 印度菩提树皮
- 野绿麻根
- 云南美登木
- 油头草
- 圆柏叶
- 樱桃核
- 沙梨
- 岩泽兰
- 鳖甲
- 革叶茴芹
- 岩黄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