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粘谷
《中华本草》:红粘谷
拼音注音
Hónɡ Zhān Gǔ
别名
老粘谷、风迎花、红苋莱、白苋菜、银苋菜、田银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aranthus paniculatusL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未开花前采收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-2m。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具钝棱角,几无毛。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3cm,宽2-5.5cm,先端锐尖或圆钝,具小芒尖,基部楔形。花单性或杂性,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,由多数穗状花序组成,直立,花后期下垂;苞片和小苞片钻形,绿色或紫色,背部中肋突出,先端具长芒;花被片5,膜质,绿色或紫色,顶端有短芒,花被片和脑果等长;雄蕊比花被片稍长;雌花苞片为花被片长的一倍半,花被片先端圆钝。胞果椭圆形,盖裂,先端有3齿,和宿存花被等长。种子棕褐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性味
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痢疾;黄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棉皮
- 麋肉
- 绒背蓟
- 铁牛钻石
- 黄柏
- 獐牙菜
- 棉子油
- 鲐鱼
- 吴萸叶五加
- 赛繁缕
- 虫牙药
- 板蓝根
- 威灵仙
- 三枝标
- 冬青叶
- 胡桐泪
- 紫金牛
- 鳢鱼
- 角翅卫矛果
- 马蹄蕨
- 野百合
- 厚叶素馨
- 毛勾儿茶
- 烧伤藤
- 猪胰
- 蚶
- 淡味当药
- 支柱蓼
- 盐肤子
- 狭叶瓦韦
- 香面叶
- 地耳草
- 玉簪花根
- 山百部
- 豆腐
- 搜山虎
- 柳屑
- 破骨风
- 费菜
- 鞘菝葜
- 大黄连刺
- 鳢鱼肠
- 榆花
- 青竹蛇
- 石椒草
- 白菖
- 土荆芥
- 金挖耳根
- 虎爪
- 铁棒锤茎叶
- 翻白草
- 钓樟枝叶
- 万年青花
- 粉菝葜
- 五代同堂
- 干蟾
- 麻叶
- 红葱
- 青鱼
- 柯树皮
- 樟脑
- 麦撇花藤
- 四指马鲅
- 毛黄连
- 马骨
- 龙须莞
- 椬梧
- 草木灰
- 夜来香
- 马蹄根
- 羊靥
- 铜钱细辛
- 马骨节
- 苦木根
- 猬心肝
- 黄麻子
- 地梢瓜
- 木本胡枝子皮
- 皱叶南蛇藤
- 红紫珠
- 粉瘤菌
- 山漆树
- 扶桑金星蕨
- 紫楠
- 母丁香
- 毛叶石楠根
- 可爱复叶耳蕨
- 旱前胡
- 菩提树花
- 枣树根
- 芦荟根
- 响铃草
- 豆蔻
- 蛇含石
- 女儿红叶
- 连翘根
- 麻布七
- 木瓜枝
- 杄木
- 炮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