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苡叶
《中华本草》:薏苡叶
拼音注音
Yì Yǐ Yè
英文名
leaf of Jobstears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ix lacryma-jobi L.var.ma-yuen(Roman) stapf,[C.ma-yuen Romanet;C.lacryma-jobi L.var.frumentacea Makino]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薏苡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,高1-1.5m。须根较粗,直径可达3mm。秆直立,约具10节。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可达30cm,宽1.5-3cm,边缘粗糙,中脉粗厚,于背面凸起;叶鞘光滑,上部者短于节间;叶舌质硬,长约1mm。总状花序腋生成束;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,处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,总苞约与小穗等长;能育小穗第1颖下部膜质,上部厚纸质,先端钝,第2颖舟形,被包于第1颖中;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,内稃与外稃相似面较小;雄蕊3,退化,雌蕊具长花柱;不育小穗,退化成筒状的颖,雄小穗常2-3枚生于第1节,无柄小穗第1颖扁平,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,第2颖舟形,内稃与外稃皆为薄膜质;雄蕊3;有柄小穗与无柄小穗相似,但较不或有更退化者。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,卵形或卵状球形,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屋旁、荒野、河边、溪涧或阴湿山谷中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一般为栽培品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;补益气血。主胃寒疼痛;气血虚弱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图经》:为饮香,益中空膈。2.《琐碎录》:暑月煎饮,暖胃,益气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薏苡叶
拼音注音
Yì Yǐ Yè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,夏、秋采取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薏苡仁"条。
化学成分
叶含生物碱。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为饮香,益中空膈。"
②《琐碎录》:"暑月煎饮,暖胃,益气血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背杨
- 芸薹
- 阴蚼
- 甜根子草
- 越南悬钩子
- 清明菜
- 球果藤
- 八宝镇心丹
- 盐肤木根皮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野素馨
- 罂粟
- 白芷叶
- 太平莓
- 白饭树
- 江南卷柏
- 禹州漏芦
- 芋叶
- 一味药
- 兔儿伞
- 脱力草
- 土燕窝
- 玉蜀黍根
- 白石榴花
- 波叶紫金牛
- 白马骨
- 宽叶紫萁苗
- 云南荚蒾根
- 土三七
- 白苋
- 迎春花
- 迎春花叶
- 牙刷草
- 玉米油
- 京大戟
- 礜石
- 红豆蔻
- 竹节七
- 白头翁茎叶
- 藤五加
- 芡实叶
- 玉龙鞭
- 硬九子连环草
- 柏树叶
- 牛奶浆草
- 一皮草
- 台湾土豆蔻
- 燕子尾
- 冰草
- 茜草茎
- 塌菜
- 千斤拔
- 药用倒提壶
- 云南重楼
- 野猪外肾
- 扁担蒿
- 白马骨根
- 前胡
- 银牙莲
- 稗根苗
- 痰火草
- 牙疳药
- 突厥雀
- 台湾肺形草
- 土瓜
- 野火球
- 地黄
- 宽筋藤
- 昆明水金凤
- 玉铃花
- 荠宁
- 上石田螺
- 太白针
- 七星鱼
- 千层塔
- 芥子
- 藜芦
- 蛤蟆草
- 百合子
- 萤火
- 千年健
- 白刺花叶
- 土桂皮
- 七星剑
- 全叶山芹
- 屈头鸡
- 八角乌
- 荠苨苗
- 白花杆
- 扁藤叶
- 羊角扭
- 七叶胆
- 野鸡头
- 野鸡肉
- 阳桃根
- 八宝茶
- 菾菜根
- 白竻薳
- 野樱桃根
- 白花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