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紫菀
《中华本草》:水紫菀
拼音注音
Shuǐ Zǐ Wǎn
英文名
root of Tall Lettuce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高莴苣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ctuca raddeana Maxim .var .elata (Hemsl.) Kitam.[L. elata Hemsl.]采收和储藏:6月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高莴苣 多年生草本,高80-150cm。茎幼时有细软长毛。叶基生及互生,有带翅长柄;卵形或马蹄形,长达12cm,边缘有三角形带尖头的钝锯齿,基部常抱茎而为耳状。头状花序多数,柱状,含有成狭圆锥形;全为舌状花,黄色。瘦果倒卵状椭圆形,每而有3条纵肋;冠毛白色。花果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1200-1400m的山坡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平
功能主治
止咳化痰。主风寒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水紫菀
拼音注音
Shuǐ Zǐ Wǎn
别名
山苦菜(《黄山植物的研究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。6月采挖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80~150厘米。茎幼时有细软长毛。叶基生及互生,有带翅长柄,卵形或马蹄形,长达12厘米,边缘有三角形带尖头的钝锯齿,基部常抱茎而为耳状。头状花序多数,集成柱状狭圆锥形;全为舌状花,黄色。瘦果倒卵状椭圆形,长4毫米,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山坡灌丛中。分布陕西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止咳化痰,祛风。治风寒咳嗽,肺结核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复方
治咳嗽:水紫菀、款冬花、桔梗各三钱,甘草一钱,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沙棘
- 水木草
- 水毛花根
- 水银
- 水朝阳草
- 水朝阳根
- 鳗鲡鱼
- 紫参
- 盘羊肺
- 水莎草
- 水葫芦苗
- 沙柳
- 麻柳树根
- 水栀
- 竹林霄
- 水黄连
- 水梨藤
- 水龙胆草
- 水麦冬
- 疏松卷柏
- 鳑魮鱼
- 水虾草
- 沙七
- 水石油菜
- 水蓑衣
- 水鬼蕉
- 水芦荻根
- 沙红柳
- 水马齿苋
- 沙枣胶
- 沙生风毛菊
- 水苦荬根
- 沙棘豆
- 水晶兰
- 水金凤
- 飞天蠄蟧
- 水马桑
- 沙枣树皮
- 沙糖木
- 水蓼根
- 生等[藏药名]
- 水蜈蚣
- 省藤
- 水牛皮
- 水棉花
- 稻谷芒
- 水鳖
- 水翁叶
- 湿鼠曲草
- 水竹叶
- 水折耳
- 水湿柳叶菜
- 水榕木根
- 水白蜡树皮
- 龙须参
- 水玉簪
- 水金凤茎叶
- 水葱
- 水稻清乳汁
- 水禾麻
- 生漆
- 生姜皮
- 水白蜡
- 通天连
- 涩梨叶
- 珊瑚
- 水杨梅根
- 水田七
- 砒石
- 朱兰
- 沙前胡
- 沙漠嘎
- 水栀叶
- 水苋菜
- 水将军
- 狮子尾
- 豆渣树
- 饴糖
- 炮弹果
- 苦荞头
- 大鳞毛蕨
- 钓竿柴
- 榛子
- 迎红杜鹃
- 杨梅树
- 水芋
- 栉叶蒿
- 红色新月蕨
- 浙雁皮
- 鹅绒藤
- 莲子
- 矮叶书带蕨
- 肥皂荚
- 甘青青兰
- 秃疮花
- 松鼠
- 铁脚威灵仙叶
- 薄叶棘豆
- 枳椇根
- 黄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