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柳
《中华本草》:海柳
拼音注音
Hǎi Liǔ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黑角珊瑚科动物日本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tipathes japonica Brook采收和储藏:垂网采取,洗净,晾干。
原形态
日本黑角珊瑚,群体似马尾松中柳树枝状。轴呈角质,分枝复羽状,呈黑褐色黄褐色。多回分枝,小分枝的前侧边缘交替排列的羽枝硬而密集。羽枝上又分出1-5级更细、更短的刚毛状次级羽枝,从羽枝的前面或前侧面伸出,形成一信扁平面。这样在分枝上形成多层羽枝平面。羽枝上的刺尖细,圆锥形,有8纵裂,群体出水后呈金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水深15-20m的硬底上,或更深的珊瑚石和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大鹏湾和海南的琊琅湾、三亚、西瑁等海域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止血;止痛;定惊。主痔疮;出血;腹痛;小儿惊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皂角
- 千里光
- 树腰子
- 梨枝
- 小丁香
- 干漆
- 七叶一把伞
- 猪蓼子草
- 峨眉观音座莲
- 冬葵子
- 蕨麻草
- 朝天罐
- 八月札
- 草果药
- 女菀
- 岩扫把
- 鬼臼
- 王孙
- 麒麟尾
- 梧桐
- 小叶爱楠
- 岩檀香
- 鸡嗉子花
- 蟋蟀
- 小黑药
- 柳叶鬼针草
- 小红蒜
- 金箔
- 火索麻
- 螳螂跌打
- 姜叶
- 昆布
- 虎咬癀
- 午香草
- 三消草
- 石瓜子莲
- 鸡血七
- 喜树皮
- 山莨菪
- 海芋
- 九龙藤
- 肾精子
- 骆驼蹄瓣
- 芜菁花
- 黄荆叶
- 春不见
- 甘蓝
- 石彭子
- 常春藤
- 万寿菊
- 腊梅
- 合掌消
- 木蝴蝶
- 山白菊
- 藿香
- 地胆草
- 墓头回
- 地柏枝
- 茄花
- 离根香
- 枪花药
- 椰子油
- 奶浆参
- 马尾伸筋
- 木槿根
- 炙红芪
- 两头尖
- 碧桃干
- 土牡蛎
- 虫牙药
- 樟树根
- 土半夏
- 猴骨
- 野靛青
- 黄紫堇
- 尾叶山柑
- 乔木刺桐
- 干姜
- 山稔根
- 菾菜根
- 胡桃青皮
- 师实
- 金环蛇
- 灯心草根
- 东风菜
- 小罗伞
- 土附子
- 蜻蜓兰
- 土箭芪
- 绣线菊子
- 贯众叶溪边蕨
- 蔷薇枝
- 青酒缸
- 雀脑
- 肉豆蔻
- 粉团花
- 白云花根
- 糯米藤
- 阿利藤
- 青江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