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草
《中华本草》:如意草
拼音注音
Rú Yì Cǎo
别名
白三百棒、红三百棒
英文名
all-grass of Arcuaate iolet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ola hamiltoniana D. Don[V.arcua- ta Bl.; V.alata Burgersd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35cm。根茎横走,粗约2mm,褐色,密生多数纤维状根,向上发出多条地上茎或匍匐枝,地上茎通常数条丛生。淡绿色,节间较长;匍匐枝蔓生,节上生不定根。基生叶三角状心形或卵状心形,先端急尖,稀渐尖,基部通常心形,边缘有疏锯齿,长1.5-3cm,宽2-5.5cm,具长柄;茎生叶与基生叶片相似,叶柄较短;托叶披针形,长5-10cm,全缘或具极稀疏的细齿和缘毛。花淡紫色或白色,单生于叶腋,具长梗,花梗中部以上有2枚线形小苞片;花萼卵状披针形,基部附属物极短呈半圆形;花瓣较短,有明显的暗紫色条纹,基部具长约2mm的短距。子房无毛,花柱呈棍棒状,柱头2裂,两侧裂片肥厚,向上直立,中央部分隆起呈鸡冠关。蒴果长圆形,长6-8mm,粗约3mm,无毛,先端尖。花、果期较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溪谷潮湿地、沼泽地、灌丛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。根茎上有细根,基生叶多,具长柄,茎生叶有托叶,托叶小披针形。叶片湿润展平后,宽心形或近新月形,边缘有波状花基生或茎生叶腋生,淡棕紫色。蒴果较小椭贺形,长8mm。气微,味微苦。
性味
辛麻;微酸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阏止血。主疮疡肿毒;乳痈;跌打损伤;开放性骨折;外伤出血;蛇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鲜品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乳菇
- 款冬花
- 老君须
- 海金沙
- 挪挪果
- 蓼实
- 冰球子
- 十两叶
- 敦盛草
- 夏至草
- 黄荆子
- 一点红
- 野三七
- 蜣螂
- 金雀花
- 九龙藤
- 葛藟根
- 蛇接骨
- 华山矾根
- 满树星
- 岩檀香
- 野漆树根
- 小红藤
- 猕猴桃藤中汁
- 中华石龙尾
- 铁线草
- 地骷髅
- 地笋
- 刺藦苓草
- 唢呐花
- 回心草
- 龙齿
- 荔枝壳
- 鹈鹕油
- 浮萍
- 草木灰
- 饭团藤
- 狼油
- 树茭瓜果
- 费菜
- 龙骨
- 萆薢
- 肾精子
- 竹叶蕉
- 滴水珠
- 独龙
- 黄颡鱼涎
- 赤胫散
- 木槿根
- 秋子梨
- 狐狸尾
- 铁落
- 百眼藤
- 苦地丁
- 蕨
- 鸡眼草
- 箬蒂
- 越西川木香
- 吐烟花
- 鸡爪草
- 红龙
- 刮筋板
- 风花菜
- 肾经草
- 帽兰
- 血党
- 红鬼笔
- 石青菜
- 常春藤
- 香榧草
- 红叶藤
- 猫儿屎果
- 凤眼果
- 螳螂跌打
- 太平莓
- 金钮扣
- 蝗虫
- 响叶杨
- 冰草白穗
- 滑石粉
- 附地菜
- 牛筋草
- 黄筒花
- 黄山药
- 蝎子七
- 祁州一枝蒿
- 蝈蝈
- 樗白皮
- 侧耳
- 将军树
- 芦竹
- 黄羊肉
- 地下明珠
- 荠菜花
- 破牛膝
- 红梗草
- 南牡蒿
- 春花木
- 土大黄叶
- 马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