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叶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叶子
别名
斑叶兰
来源
兰科花叶子Paphiopedilum parishii (Reichb. f.) Pfitz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养心安神。主治麻疹,肺炎,神经衰弱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花叶子
拼音注音
Huā Yè Zi
别名
斑叶兰
英文名
Smallflower Paphiopedilum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硬叶兜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硬叶兜兰,多年生草本,高20-30cm。根状茎延伸;根粗而长,叶4-5片,长圆状舌形,较小,长5-9cm,宽.5-2cm,先端钝或浑圆,基部相互套叠成鞘状,质地坚硬,平展,两面有花斑纹。花葶直立,长25-30cm,密被褐色糙伏毛,仅具1花;花完全开放后甚大,直径可达7-8cm;萼片卵形或宽卵形,花瓣近圆形,均为黄色间以紫色斑纹;唇瓣呈椭圆状卵形的兜状,长约5cm,宽约4cm,粉红色,内面基部具白色长柔毛;退化雄蕊1,椭圆形,长约1cm,黄色,有紫色斑纹,雄蕊2,黄色。花期2-3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石山岩缝、荒坡、路旁杂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肺;心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透疹;清心安神。主麻疹;肺炎;心烦失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苦、性凉。有清热解毒,补脑安神的功能。用于麻疹、肺炎、神经衰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麻雀脑
- 马刀
- 桉油
- 华南铁角蕨
- 红鸡踢香根
- 马耳草
- 蛇附子
- 落地小金钱
- 大苞叶千斤拔
- 蒲黄
- 地梅子
- 鹅掌金星草
- 石碱
- 白鹤灵芝
- 千屈草
- 枳椇木皮
- 大三叶升麻
- 三棱
- 畲山羊奶子
- 牛扁
- 鸭脚木皮
- 狭叶垂头菊
- 问荆
- 鹅绒藤
- 大籽蒿
- 水蛇
- 木麻黄种子
- 麻黄
- 蒟酱
- 落地生根
- 蓬蘽
- 蜀葵
- 鸡子白
- 白花蛇舌草
- 木香
- 缩砂蜜
- 马蔺叶
- 红缘层孔菌
- 黄羊角
- 短茎独活
- 四照花果
- 树刁
- 金橘露
- 李树叶
- 鹭鸶兰
- 峨眉观音座莲
- 豺肉
- 菊苣根
- 点乳冷水花
- 马鹿花
- 羊奶果
- 节节草
- 郎伞木
- 凤眼兰
- 牛蒡
- 四方草
- 银柴胡
- 鹿蹄草
- 马尾千金草
- 翅果唐松草
- 獭肝
- 凹裂毛麝香
- 黄桷树根疙瘩
- 黄河裸裂尻鱼
- 念珠根黄芩
- 鹅骨梢
- 臭柏
- 黑石珠
- 葫芦茶
- 伤寒草
- 茨菇草
- 鄂豆根
- 海星
- 麻鱼肉
- 牛嗓管
- 水龙骨
- 虾蟆
- 胡麻草
- 麦角
- 锁阳
- 白升麻
- 路旁菊
- 小柳拐
- 马蹄根
- 小绿芨
- 佛肚花
- 牛西西
- 乌桕子
- 两面青
- 赤车使者根
- 枪花药
- 光慈姑
- 木豆叶
- 乌榄叶
- 南苜蓿
- 钮子七
- 赤芍
- 瓶耳小草
- 卵叶贝母
- 无漏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