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苜蓿
《中华本草》:花苜蓿
拼音注音
Huā Mù Xu
别名
奇尔克、纳林-胡岑格、布斯项、扁豆子,野苜蓿。
英文名
Herb of Russian Fenugreek
出处
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gonella ruthenica L.[Medicago ruthenica Ledeb.]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收全草,洗净,除去残叶、须根,晾干。
原形态
花苜蓿 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主根粗壮。茎上升或直立,四棱形,有白色柔毛。三出复叶;顶生小叶片卵形、狭卵形或倒卵形,长5-12mm,宽3-7mm;先端圆形或截形,微凹或有小尖头,边缘有锯齿,侧生小叶较小,叶柄长约5mm,有白色柔毛;托叶披针形,基部具牙齿或裂片,有伏毛。总状花序胶生,长12-20mm,有花3-8朵,花小,花梗短,约1mm;花萼钟状,长约3mm,萼齿三角形,被白柔毛,花冠蝶形,黄色,具紫纹,旗瓣长圆状倒卵形,先端微缺,翼瓣近长圆形,朱端圆而宽,基部具长爪和耳,龙骨瓣较短;雄蕊二体。荚果扁平,长圆形,长7-10mm,宽约5mm,表面有网纹,顶部有弯曲的短喙。种子2-6颗,黄褐色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沙地、渠边、路旁、田埂、山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长20-80cm。主根粗壮,须根多已除去。茎多分枝,具四棱,有稀疏的类白色短柔毛。三出复叶;托叶披针形,基部有牙齿或裂片,有伏毛;小叶3,多皱缩或脱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0.5-1.5cm,宽1.5-4mm,边缘具锯齿,叶脉明显,有短柄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肝;肺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咳;止血。主发热;咳嗽;痢疾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熬膏涂。
各家论述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退烧,消炎,止血。内服治肺热咳嗽,赤痢。外用消炎,止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苜蓿
拼音注音
Huā Mù Xu
别名
扁豆子、苜蓿草、野苜蓿
来源
豆科花苜蓿Trigonella ruthenica L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东北、华北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咳,止血。藏医配其他药物治疗发烧,肺热咳嗽,赤痢。外用消炎止血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花苜蓿
拼音注音
Huā Mù Xu
别名
奇尔克、纳林-胡岑格(蒙名),布斯项(藏名)。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。6~7月采,洗净,去残叶、须根,晾干。
原形态
花苜蓿,又名:扁豆子、野苜蓿。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30~100厘米。主根较粗长。茎、枝四棱形,有白色柔毛。叶具3小叶,中间小叶卵形、狭卵形或倒卵形,长5~12毫米,宽3~7毫米,先端圆形或截形,微凹或有小尖头,边缘有锯齿,侧生小叶略小;叶柄长约5毫米,有白色柔毛;托叶披针形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2~20毫米,有花3~8朵;花小;花梗长约1毫米;萼简钟状,长约4毫米,萼齿三角形,被白色柔毛;花冠黄色,有紫纹。荚果扁平,矩圆形,长7~10毫米,宽约5毫米,表面有横纹,先端短尖。种子2~4个,矩形。黄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地、渠边、路旁、田埂、山坡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甘肃、陕西、青海、内蒙古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退烧,消炎,止血。内服治肺热咳嗽,赤痢。外用消炎,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。外用:熬膏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茄
- 石彭子
- 猪蓼子草
- 水绵
- 沼生水马齿
- 猪脾
- 羊奶果
- 昙花
- 三丫苦叶
- 水细辛
- 桦桃树
- 石上瓜子菜
- 海月
- 滑背草鞋
- 水茄冬果
- 砂仁壳
- 红果冬青
- 罂粟嫩苗
- 水苏根
- 猪肠
- 三叉苦
- 涩梨叶
- 红果冬青根
- 红头小仙
- 葫芦七
- 泽漆
- 尖连蕊茶根
- 鼠皮
- 鸭皂树皮
- 白头翁花
- 水虾草
- 紫楠
- 茄叶
- 水黄连
- 虾蟆
- 荷叶
- 石夹生
- 玉溪天仙藤
- 扁豆衣
- 藤子甘草
- 貒膏
- 稻芽
- 人参花
- 珠芽半支
- 黑沙蒿子
- 石膏
- 西洋菜干
- 石松子
- 云南红豆蔻
- 白兰花叶
- 水罗伞
- 菝葜叶
- 石风车子叶
- 旱冬瓜
- 水火麻
- 白朱砂莲
- 猪笼草
- 毛嘴签
- 蒴藋
- 芙蓉菊根
- 红椽木子
- 椆李
- 菠萝根叶
- 葡萄叶秋海棠
- 止泻木皮
- 碎密花
- 虎皮草
- 豆瓣七
- 水半夏
- 黑面防己
- 黄颡鱼涎
- 藤碎补
- 水金凤茎叶
- 甘蔗滓
- 扁豆叶
- 铁马豆
- 白石榴根
- 蜀漆
- 粉团花根
- 黄杞叶
- 水蓼根
- 秦皮
- 石韦根
- 朱兰
- 鳝鱼血
- 山玉兰
- 白仙茅
- 石油菜
- 白猪栗根
- 省藤
- 三七草
- 扁豆花
- 荜茇根
- 防己
- 水麻叶
- 獭骨
- 石上莲
- 藤梨根
- 水虾子草
- 斑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