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风车子叶
《中华本草》:石风车子叶
拼音注音
Shí Fēnɡ Chē Zi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使君子科植物石风车子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mbretum wallichii DC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藤本,稀为灌木或小乔木状。幼枝压扁,有槽,淡灰褐色,密被鳞片和微柔毛,以后鳞片与柔毛渐脱落,纵裂成纤维状剥落,疏生黑色皮孔。叶对生或互生;叶柄长5-10mm,被褐色鳞片及微柔毛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稀卵形,长5-13cm,宽3-6cm,坚纸质,先端短尖或渐尖,稀钝圆,基部渐狭,幼叶干时变褐色,老时两面无毛,干时通常绿色,但均密被微小的圆形乳突,中脉及侧脉表面下陷至微突出,仅中脉较明显,脉腋内有锈色至白色长硬毛。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单生,不分枝,在枝顶排成圆锥花序状,花序轴被褐色鳞片及微柔毛;苞片线形或披针形,长3-4mm;花小,长约9mm,4数;萼管较短,漏斗状或近钟形,长不及4.5mm,外面上部被褐色鳞片,萼齿三角形,直立,长约1.5mm;花盘环状,边缘及内外密被黄白色长硬毛,毛突出萼齿之外;花瓣小,长约1.5mm,与萼齿等高,倒披针形。渐狭成爪;雄蕊8枚,超出萼齿约3.5-4mm,长于花柱;子房四棱形,密被鳞片;花柱粗,无毛,胚珠4。果具4翅,近圆形或扁椭圆形,稀近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2.1-3.2cm,宽2-3cm,先端钝圆、平截或微凹,基部楔尖至平截或钝圆,翅红色,有绢丝光泽,被白色或金黄色鳞片;果柄短,长约2mm。花期5-8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800m的山坡、路旁、沟边的杂木林或灌丛中,多见于石灰岩地区灌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解毒;驱虫。主风湿痹痛;疮疖;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8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旱冬瓜
- 水火麻
- 白朱砂莲
- 猪笼草
- 毛嘴签
- 蒴藋
- 芙蓉菊根
- 红椽木子
- 椆李
- 菠萝根叶
- 葡萄叶秋海棠
- 止泻木皮
- 碎密花
- 虎皮草
- 豆瓣七
- 水半夏
- 黑面防己
- 黄颡鱼涎
- 藤碎补
- 水金凤茎叶
- 甘蔗滓
- 扁豆叶
- 铁马豆
- 白石榴根
- 蜀漆
- 粉团花根
- 黄杞叶
- 水蓼根
- 秦皮
- 石韦根
- 朱兰
- 鳝鱼血
- 山玉兰
- 白仙茅
- 石油菜
- 白猪栗根
- 省藤
- 三七草
- 扁豆花
- 荜茇根
- 防己
- 水麻叶
- 獭骨
- 石上莲
- 藤梨根
- 水虾子草
- 斑鸠
- 睡莲
- 独行千里
- 粉防己
- 菠萝皮
- 饭汤子
- 虎尾轮根
- 水翁花
- 虎骨
- 鼠标蛇
- 扁担杆
- 鹈鹕脂油
- 炙红芪
- 西瓜根叶
- 棒棒木
- 鼠尾草
- 藤金合欢
- 白乳菇
- 枣核
- 砒石
- 菘菜子
- 秃房茶子
- 石上开花
- 枣树根
- 汉中防己
- 甜瓜蒂
- 茅香
- 蚬壳
- 花椒叶
- 猪鬃凤尾蕨
- 壁钱幕
- 鲩鱼
- 白梅花
- 鹿尾
- 活血丹
- 旱前胡
- 指甲花叶
- 紫油木皮
- 荷花
- 窄叶南蛇藤
- 皂荚
- 竹节三七
- 观音莲
- 独花兰
- 水翁叶
- 紫萁苗
- 白珠树
- 光叶巴豆
- 中华补血草
- 鳝鱼
- 红子仔
- 斑鸠木
- 海狗油
- 石豇豆